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当代平顶山 >> 展示我家乡 >> 浏览平顶山

郏县吴村:古老习俗传承至今

2013/11/7 16:31:30 点击数: 【字体:

郏县吴村:古老习俗传承至今

吴村的布行和高耸的门楼。

郏县吴村:古老习俗传承至今

进士院主建筑上精致的木质结构。

郏县吴村:古老习俗传承至今

拴马石昭示着吴村曾经的繁华。

郏县吴村:古老习俗传承至今

精美的屋檐木雕。

郏县吴村:古老习俗传承至今

现代家庭中保留的古建筑红柱子。

    青石、小巷、古屋、旧祠……这就是吴村,原汁原味的古建筑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村落2000多年的独特魅力。

    吴村位于郏县薛店镇,县城往西14公里处,今有居民近3000口,古香古色的村落里,明清建筑连片成群。8月7日,踩着青石铺就的小道,记者追寻吴村的历史,感受它的变迁。

    悠久明清建筑暗藏掌故

    吴村原名泥河村。据有关资料记载,远古时这里就有人居住,汉时形成村落,因“泥河抱村而过”得名。宋时,村落里只有杨、韩、郭、田四姓。明初,吴姓才迁入,后随着吴姓族人的慢慢壮大,明弘治九年(1496),泥河村更名为吴家村,后简称吴村,是名沿袭至今。

    吴村还有一个名字,叫仁和寨。原先寨内按周易八卦设东、西、南三个寨门。东、西寨门上方盖有炮楼,寨门外门棚石上刻有“仁和寨”三字。今寨门已毁,寨沟犹存。

    吴村明清建筑连片成群,保存较完整。建筑格局以四合院为主,两进和三进院落形式居多,前有门楼,中有过厅,后有堂楼,还有东西配房(楼)。

    布行,就是一座典型的“一进三”院落,它位于吴村布行街中段路南。记者随同村干部先来到布行正门,只见青砖墙体以及由石头垒砌的地基,均保存完好。

    “外面墙体是青砖,里面可是土坯墙。”据村干部介绍,吴村古建筑的墙体多是采用“里生外熟”的砌筑方法,里为土坯,外为青砖,中连跋石,坚固一体。建筑正中位置是一门楼,破旧的木门上方有一堵一两米高的墙,墙上有一扇小窗。

    装饰的木雕与建筑相得益彰。太学士府经过翻修现是家药店。位于正屋门檐上的两副木雕,镂花雕刻栩栩如生,两面图案各不相同。其中一副木雕正面刻的是仙鹤,背面是精美的花雕。而另一副镂花正面是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鹿。

    “这些都是最初的样式,雕刻都没动,只是表面刷了漆。”村民吴献法告诉记者,这是祖上吴休、吴美兄弟俩的宅子,原先是中医药铺,代代相传,到吴献法这一代才开始渐渐以西医为主。

    “吴休是国子监太学士,学识渊博,据说给太子当过老师。吴美擅长经商,据说现在的布行、药铺等都是那时发展起来的。”吴献法告诉记者,两兄弟还有一处宅院,现只存有吴休曾住的后堂楼。堂楼门青石上刻有字,两侧也刻有“太学生吴休”“乾隆十九年”字样,正中“天赐纯暇”四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见。

    “两处宅院的建屋木材,听说都是打虎勇士提供的。这中间还有一个传说。”吴献法介绍说,吴美经商喜欢广交朋友。有一个打虎勇士遇难,路经此地,受到吴美盛情款待,两人成了朋友。当时吴美盖房要用木材,就派族人去山里找勇士帮忙。族人在山里住了几天,不见打虎勇士询问来此何事。族人很失望,要回家看看。打虎勇士就告诉族人,自己早已安排了人顺汝河放木,将木材运回去了。族人回到家时,房子已快完工。

    除了太学士院、布行,吴村的传统建筑还包括进士院、举人院、迎官大户、钱庄、火神庙等。

    这些古建筑的大门口位置,专门设置有标牌,就像一个人的名片,上面不仅标注了房屋的名字、建筑历史,还提醒人们要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在吴村,这样的“名片”俯拾皆是。

    绵远古老习俗传承至今

    据吴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朝廷号召向中原移民。吴氏先祖就从今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渤海镇迁移过来。8月7日,77岁的吴中福老人告诉记者,其先祖的四个儿子就是吴氏四门的掌门人,血脉相传至今。每年农历的大年初一,吴姓族人就会来到吴村吴氏祠堂,按着长门、二门、三门、四门的次序拜祭先祖。

    当天上午8点半是祭祖仪式开始的时间。祭祀由老族长主持,开始时唢呐齐奏,鞭炮齐鸣,全体族人跪地,向祖先磕三个头,然后由各门族长代表族人向祖先敬香。最后由老族长对族人讲话,要求族人一心向上,对人宽厚,遵纪守法,敬重长辈,按族规教育自己的子孙等。

    “原吴氏祠堂建于明神宗二十三年(1595),占地3990平方米,为两进院,大殿后面是祖坟。1945年,吴氏祠堂被日军炸毁,现在那里是吴村小学。”吴中福说,现在的吴氏祠堂是2006年重新选址新建的,但院内摆设都是参照最初的设计。在新建的吴氏祠堂里,墙上挂有四门家谱,进门的影壁墙背面还刻有吴氏祖训:个人以修身为本,居家以孝悌为本,处事以诚信为本,从政以爱民为本,治理以富国为本。每条祖训都有详细的解释。吴氏族人告诉记者,这些语句文字有增删,但中心思想没变,都是祖上传下来的。

    除了祭祖,吴村还延续着其他的传统习俗。

    据说,吴氏族人曾在吴村东南角盖了一座三官庙,建起“九天玄女殿”,九天玄女传说是老天爷的“九女”,农历三月十三是其生日,所以历来将这一天定为古刹会,以作纪念,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在三官庙已无遗迹,但古刹会的习俗被人们传了下来。庙会当天,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并连唱五天大戏,曲目有曲剧、豫剧、二夹弦等。

    农历正月初四古刹会(俗称牛抬杆会),也是吴村的传统习俗。按照古俗,春节期间,出嫁了的姑娘都得回娘家探望老人。因初二、初三各家各户既需走亲访友,还要迎接客人,生活十分不便。据此定正月初四为迎亲会,姑娘偕姑爷拜见父母,姑爷要给小孩压岁钱,有的姑爷吝啬不掏钱,孩子们就将牛抬杆摘掉藏起来;有的孩子还把红、黄、绿颜料抹到姑爷脸上,满村充满着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

    珍贵民间文艺远近闻名

    久远的民间文艺也是吴村的一个特色名片。吴村的大铜器远近有名,始于汉,成熟于唐。

    “清光绪年间,吴村还专门成立了铜乐社,请老师来教。”吴中福告诉记者,逢年过节、商铺开业,吴村都会有铜器表演。在铜器的基础上,村里又进一步挖掘了民间文艺,后来发展了竹马、旱船、走高跷、“二鬼绊跌”等娱乐活动。

    “二鬼绊跌”是吴村较为流行的民间文艺。“咚咚咚,锵锵锵……”一阵紧似一阵的鼓镲声响起,“二鬼”撕拽着走上舞台。突然,一“鬼”使出了绊腿,另一“鬼”猝不及防,身子一歪倒在舞台上。随后,扭打在一起的“二鬼”突然鹞子翻身,直直地站了起来。这就是“二鬼绊跌”。演员摘下面具和表演服,“二鬼”是由一个人扮演的。

    表演“二鬼绊跌”难度很大。演员背驮的道具上有两个造型夸张的鬼头怒目而视,相互搭肩作互抱状,下面有两条假腿,身上盖着掩饰性的服饰。表演者双手各握一条假腿作为其中“一鬼”的腿,演员自身的双腿作为另“一鬼”的腿,表演者通过一定的套路和技巧,利用推、踢、绊、翻、摔、托举等动作,互踢互绊扭打在一起,犹如真人摔跤一样。

    “二鬼绊跌”还设置有障碍赛——“二鬼”过桥。前面有个“地方鬼”(高七尺),一手高照灯笼、一手摇着鹅毛扇,引导“二鬼”过桥。桥有一两米高,“二鬼”过桥不借助任何工具,全凭演员的基本功,过去桥为赢,过不去为输。

    如今,随着老一辈的渐渐老去,吴村大铜器、“二鬼绊跌”等传统民间文艺已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可喜的是,记者日前了解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列入吴村的保护规划。□本报记者刘世超/文禹舸/图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平顶山晚报(2013-08-1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