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仲彝,教授、著名医学家。原名彝铭,河南淅川县人,1895年1月19日生。幼年在原籍读私塾,1909—1911年于本县高等小学读书。1914年1月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一次德文科。1919年毕业后,被选送至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学习,于1924年毕业。翌年由河南官费派遣留学德国。1928年4月毕业于哥廷根大学外科,获博士学位。他谢绝德国几家医院的重金聘请,毅然于1928年5月回国,就任徐州后方重伤医院中校军医。11月转任杭州市立病院外科主任、南京第二陆军医院医务长。1929年8月,应河南中山大学(现河南大学)校长黄际遇之电邀,回母校医科任教授兼医科负责人。1930年9月河大医科改为“医学院”,阎仲彝先生出任医学院第一任院长。
1930年夏河南中山大学校长主张裁撤医科,省府也已批准,阎先生等反对停办,据理相争,医学院得以保留。但因此阎仲彝于1934年暑假被该校长免去医学院院长职务。1937年2月阎先生再度出任医学院院长。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学流亡在外,条件极其困难。1939年5月医学院迁嵩县,积极扩招春季班,并再次创办附属医院。他带领广大师生努力解除山区人民病痛,获得当地群众好评。由于医学院教育质量较高,在全国医学院评比中名列第三。1942年12月,阎仲彝奉命在鲁山组建河南省第二医院,并担任院长兼外科主任。1945年曾兼任迁到宝鸡的河南大学医学院和西安军医分校外科课程的教授工作。抗战胜利后仍任省第二医院院长。1948年9月至l949年8月,在上海开业行医,后应邀返回故里。1949年9月1日到河大医学院任外科教授及外科教研室主任。
1950年他被省人民政府聘为河南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自由职业者民主人士代表,并任省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建国后加入“九三学社”,还曾担任过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河南分会主任委员及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中国科普学会河南分会业务部副部长等。1966年偏瘫,1973年8月17日病逝。
阎仲彝治学刻苦认真,主张以勤补拙,成绩颇佳。在外科尤其是骨科方面研究深邃,技艺精湛。阎先生鉴于“吾国向无骨折脱位学之专著”,于1946年编著出版《骨折及脱位学》—书,约15万字,自行设计绘制287幅明晰的示意图,在维护关节功能方面有独到见解,备受国内外同人赞许。另著有《性生活与民族改进》一书,提倡优生,卓有远见。主持翻译《外科学》上下两册,140万字,1957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是新中国最早翻译的一部外科学巨著。1958年1月后专事翻译和学报编辑工作,陆续发表多篇关于外科、骨科、五官科的论文,见地透彻。
阎仲彝教授热爱祖国,忠于医学教育事业,素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是河南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要先驱者、现代外科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