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柏县把文化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机遇、抓经济、抓生产力、抓精神动力、抓社会和谐”的理念,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名县、经济强县、生态大县”的战略目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展现出文化与经 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可喜局面。10月19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中国盘古之乡"之誉的桐柏县将举办中国·桐柏盘古文化高层论坛暨经贸洽谈会。
盘古之根在桐柏,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国·桐柏盘古文化高层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将于10月19日(农历九月初九)在“中国盘古之乡”桐柏县隆重举行。届时,将举行祭祀盘古活动及盘古文化高峰论坛,开展招商引资暨经贸洽谈活动,这对于进一步打响“中国盘古之乡”品牌,建设文化桐柏,推动桐柏经济社会发展,都将有 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桐柏,再次为世界所瞩目。那么,桐柏凭什么被命名为"中国盘古之乡",这一文化品牌到底有多大的“含金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设立于此的盘古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马卉欣谈起“中国盘古之乡”的命名,他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神话家喻户晓,世俗无不知盘 古氏者。盘古神话历经社会发展的风风雨雨,折射有各个文化时期的时代特征,积淀有各阶层的自我意识,但万变不离其宗,盘古神话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中保存得 最原始、最古老的创世神话之一。其数量壮观,内容丰富,类目齐全的程度可谓举世无双。然而,水有源,树有根,盘古神话之根究竟在哪里?神话学界曾莫衷一 是。
“桐柏人有一种英雄主义精神,从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神话传说中发现了盘古渊源地这一千古之谜,这可以说是桐柏对中国非物质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马卉欣深有感触地说。在盘古文化专业委员会办公室,记者看到了该县神话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盘古之神》、《盘古学启论暨人类早期史纲》、《桐柏山盘古神话集》等,这些洋洋数百万言的论著,凝聚着桐柏学者们太多的心血和汗水。近30年来,他们站在世界的视角和高度,潜心研究中华盘古神话,在集思广益科学论证的基 础上,提出了“万代盘古根源桐柏”的学术观点。这一理论成果极大地轰动了国内外学术界。
支撑“万代盘古根源桐柏”论点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论据:
典籍证据。三国吴人徐整《五运历年记》曰:“盘古之君,龙首蛇身......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河,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血为淮渎”之句,就是盘古神话诞生在淮河源一带的佐证。明代著名学者李梦阳,曾作《大复山赋》(大复山即桐柏山),记载了桐柏民间的盘古神话:“昔盘古氏,作兹焉,用宅......” 李梦阳此文称盘古把桐柏山作为他生活的宅院,在这里积蓄力量,开天劈地。同时,李梦阳在此文中把盘古、胎簪(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和神瀑(桐柏山水帘洞)写在一起,有力地说明了此山就是古人指盘古以此为宅的盘古山. 清代另一位著名学者贡愈淳作《桐柏山赋》:“登高而作赋,慰山灵之寂寞......盘古开天而首出......” 同样把桐柏山作为盘古开天之处。
神话遗迹。在桐柏县银洞坡金矿西侧,有一座山名叫歪头山。传说盘古开天时曾坐在山头上休息。因为盘古身躯巨大,一坐上去,山头就被压歪了。后人就把这座山叫歪头山。在桐柏县大河镇境内,有八座天造地设的山头,整整齐齐地排成一线,人称八子山。相传盘古有八个儿子,他们出外“锻炼”不到100年,全都死了。 盘古很伤心,把八个儿子的灵魂全部找回,埋在石狮子山的南边,各自把守一座山,且成“一”字排列,意为一心一意,同心同德。后人就把这里叫八子山。在桐柏 县黄岗乡高老山穿云寺前,有一口水井,井身弯曲似弓,人称扳倒井。相传盘古奶及子女们到高老山居住后,起初就是饮用这口井里的水。在淮河源头,盘古神话遗 迹数不胜数。除了上述遗迹,还有盘古庙、盘古殿、盘古斧、盘古磨、盘古根、盘古洞等等。
民间传说。民间口碑相传的神话有“活化石”之称。桐柏山一带的民间神话中,盘古神话居多,可见盘古神话在此影响之大。桐柏山区的盘古神话的经纬包括宇宙形成,天地开辟,生物进化,世代更替,人祖造人,创造文化,肇始文明等等,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就是盘古文化根源地的特 征。
桐柏学者创立的盘古学新学科,为我国神话研究填补了空白。时任中国神话学会主席、被人尊称为神话学大师的神话专家袁珂先生,为桐柏的研究成果题词:“中原神话,文化之根,采风寻根,寻到了根”。
自2004年以来,桐柏积极开展了申报“中国盘古之乡”的工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组经过多次赴桐柏考察论证,最终一致认定盘古神话源于桐柏山区。2005年5月30日,中国民协正式命名桐柏为“中国盘古之乡”。(原标题:走进盘古之乡,感受文化桐柏)
来源:桐柏网 2008-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