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南阳风情 >> 风情与品牌 >> 浏览南阳

唐河文化产业擦亮“人文名片”(2)

2014/5/30 11:19:41 点击数: 【字体:



    相对城市来说,农村的文化活动由于场地、人才等因素,较难开展。唐河通过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培育乡土文化人才,目前全县521个行政村已建起100多个文化广场,组建了300多支文艺演出队,使文化活动深入基层农村。同时该县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专业艺术团体送戏到基层、送文化下乡,县豫剧团充分发挥流动舞台车的作用,整合县内文艺资源,成立了文艺演出公司,同时与文化下乡、民间业余文艺团队调(展)演活动等结合起来,与唐河文化资源、文化传统节目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文化发展的丰硕成果。县电影公司依托“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组织了一大批适合广大群众观看的优秀影片,组织基层电影放映队伍,有计划地为基层群众放映电影。

    文化犹如春风细雨,作用潜移默化。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唐河,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每天晚上市民们便自发的三三两两来到广场来观看演出或参与活动,有时很晚了都不离去,这些都是因为先进文化、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无事生非、酗酒闹事、聚众赌博等陋习日渐减少,形成了文明、和谐、高雅的社会新风。

    为加快文化产业建设,该县还成立了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会、友兰书院以及唐河县书画院,广泛挖掘全县各阶层、各行业文化艺术人才,建立起文化艺术库,在政府与民间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让汉剧、大书鼓等20多种几近绝迹的民俗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在一些老艺人的带动下,这些民俗文艺团体走向市场,逐渐形成产业,同时火热的文化活动也催热了文化市场。县文化艺术演出公司、文化公司及舞蹈、器乐、武术、健身操等各种各样的文艺培训学校迅速崛起,带动了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文化景观的不断增加,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文化活动平台的不断增多,该县文化呈现出节会文化、专业团体文化、群众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共生共荣的开放型文化产业发展新气象,文化承城、文化惠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亮点和常态。

    为了让城市充满“文化味”,近年来,唐河对城市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确立了建设50平方公里、人口50万发展规模的宛东次中心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文化旅游城市“三个定位”,形成了“生态蕴市、文化承城”的决策,凸显“会呼吸的城市、能说话的文碑”两大城市功能,加速推进宜居唐河、人文唐河建设。

    唐河是哲学泰斗冯友兰的故乡,为打造“友兰故里”历史文化名片,县委、政府沿唐河岸边,兴建了友兰湿地公园、友兰纪念馆,修建了友兰大道。在友兰湿地公园的建设上,该县引入了汉画像石文化、唐河名人文化等文化元素,建设了冯友兰纪念馆和革命烈士纪念馆两处标志性文化设施。

    尤其是冯友兰纪念馆采用中国传统四合院样式,生动再现了冯友兰故居的原始风格,全面展示了一代哲学泰斗的生平起居。同时,为彰显该县文化的深刻内涵,县里成立了冯友兰研究会,组织举办了全国第九届冯友兰哲学学术研讨会,举办了冯友兰先生诞辰116周年研讨会,冯友兰纪念馆开馆书画展等大型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友兰文化的挖掘和研究,使友兰人文精神代代流传,永放光彩。

    与友兰纪念馆一路之隔的革命纪念馆是该县打造文化景观的又一亮点。革命纪念馆由革命历史厅、将军厅、廉政建设厅和多媒体报告厅组成,以丰富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史资料等多种表现方式,浓缩了该县近百年的革命和建设历史,生动展示了唐河革命斗争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正在兴建的石油地质博物馆,充分展示了独特的地质文化风貌,使县城的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融为一体。正在建设的和谐广场及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唐洲大剧院建设项目,对于完善提升中心城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启动的菩提寺开发、唐河外滩和唐河台湾文化城规划建设项目也将为文化兴城增添更多的姿彩。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推介人文唐河建设成果,进一步提高唐河县的美誉度,该县还邀请唐河老乡、武汉军区政治部主任焦随东结合家乡地域文化特征和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新风貌,创作了《九龙湖》、《石柱擎天》《唐河我可爱的家乡》、《文笔峰》、《栀子花儿乡》五首系列歌曲。

    如今,通过加大文化产业开发和文化设施投入力度,该县先后建成和开建了20多个文化设施开发项目。目前,已形成了全面启动、多点支撑、交相辉映的人文态势,使该县县城的特色文化崭露头角。

    文化旅游,提速经济。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梳理,优化配置文化要素,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把唐河打造成宛东新兴旅游城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县委、政府把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特别是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该县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精心打造了九龙湖风景区、石柱山森林公园、古蓼国遗址、龙泉禅寺等一批颇具文化底蕴的精品旅游景点,形成了生态山水游、禅宗文化游、根亲文化游、城市休闲游四大旅游特色,结束了该县无文化旅游景区的历史。如今,石柱山森林公园、普化讲寺先后晋级为国家3A、2A级景区,南阳台湾文化城、大唐栀香园、九龙湖生态休闲度假中心等一批新兴文化旅游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唐河还是世界廖氏、丁氏、谢氏的发源地,为打响“姓氏文化”品牌,县里先后举办了谢氏、廖氏宗亲寻根谒祖活动,尤其是连续两年成功组织了世界廖氏宗亲寻根谒祖活动。廖氏宗亲们零距离接触了唐河,了解了唐河,宣传了唐河,增强了支持唐河发展的信心。他们纷纷慷慨解囊,资助修建了古蓼国国王叔安公纪念馆,为唐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唐河台胞台属较多,县里充分利用这一人脉资源,唱文化戏,以亲情感召吸引台商台胞前来投资兴业。该县在台北成立了河南唐河(台北)家乡联谊会,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台胞台属的感情交流。2010年又成功组织了“台商台胞”唐河行活动,并兴建了台湾产业园,为台胞寻找新的事业发展机遇,共同融入唐河的发展大业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文化与旅游的和美交融,使唐河的旅游产业增加了厚度,来唐参观旅游的游客明显增多。仅去年,全县文化旅游收入已达1000多万元,同时带动了旅行社、餐饮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唐河干群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潜能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点燃了干事创业的激情。仅去年,该县依托文化交流活动招引各类项目30多个,合同引资108.5亿元。同时,全县多项重点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该县稳居全市发展第一方阵,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中部百强县、河南对外开放先进县,该县的对外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去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达到5.69亿元,同增长33%。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唐河网(2014-04-2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