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河内古街,生活变迁“活化石”

2013/9/18 11:41:34 点击数: 【字体:

 

河内古街,生活变迁“活化石”

 古街区内的河内东河门建造于1749年黎朝,是唯一保留至今的升龙古城关口。(杨晔 摄)

  越南首都河内最著名的旅游区之一“36条古街巷”,又被当地人称为“河内之灵”。区内历史在100年以上的古建筑近千栋,有独具特色的越南古民居和佛教庙宇,也有法国殖民政府时期的老房子。这里还散布着各类餐厅、酒吧和商店,几乎每天都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

  “福利”月饼模具店是这里的一家特色商店。店老板范玉全今年57岁,凭借出众的模具制作技艺,在这个行当已纵横40年有余,不少外国游客因此慕名而来。模具店店面不大,只是一个深约5米、宽1米多的“门脸”,堆放着原料、大大小小的模具和形态各异的模具成品。

  范玉全告诉本报记者,他的手艺全部来自家传。店里共有两个人,他负责制作月饼和糕点模具,徒弟负责给外国游客定制个性化印章。如今来买模具的人大多是为了留念,很少有人用它去做月饼。对于收入,范玉全表示比较满意,每月能赚约1000万越盾(约合3000元人民币)。“生意好,得益于‘36条古街巷’的旅游区优势。”他笑着强调说。

  河内市“36条古街巷”区域面积约100公顷,常住人口超过10万,基本都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全球知名旅游网站 “旅游好助手”今年6月公布的一项全球评选结果显示,在2013年最受游客喜爱的25座亚洲城市排行中,河内位列第十四位,而“36条古街巷”是游客到河内旅游的首选之地。

  “36条古街巷”是越南文化的一张名片,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受资金限制,古街区部分历史遗迹缺乏修缮,很多老房子被“冷落”,加之交通拥挤混乱,区内商户的经营活动又缺乏统一有效管理,脏乱差等现象不鲜见,这些因素使得来河内旅游的外国游客往往来过一次就不再来了。河内建筑规划所副所长杨德俊此前呼吁,在发展旅游规划前,政府应尽早制定古街区保护计划,为子孙后代留好这块记录了越南民众生活变迁的“活化石”。

  管辖这一古街区的还剑郡人民工作委员会副主席高碧兰表示,挖掘古街区旅游潜力是当地政府未来工作的重点。根据规划,在2016年要将古街区打造成河内文化旅游中心。还剑郡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争取资金,用以修缮古建遗址和帮扶生活困难住户,让区内所有居民都享受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同时,还将改善便民设施条件,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努力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加良好舒适的旅游环境。

  古街区三轮车夫陈文科是土生土长的河内古街人。他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在古街区从事三轮车观光生意的车夫近千人,分属四家国有企业。“虽然还不知道古街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但我相信古街发展好了,我和兄弟们的生意也就多了。古街是我的家,我希望她的明天更美好。”(原标题:河内古街,生活变迁“活化石”)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13-09-17)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