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甘肃道情皮影:“东方魔术”在危机中突围

2013/3/25 18:44:44 点击数: 【字体:

    敬廷孝双手舞动着皮影,在四弦琴、唢呐和锣鼓的伴奏中,扯开嗓子唱着道情,时而高亢,时而婉转,台下观众虽然稀稀拉拉,但丝毫没有影响他的表演热情。

  63岁的敬廷孝是环县道情皮影“敬家班”的核心人物,担当的是舞台上最重要的角色——“前台”,他一人既要演唱、道白和挑线表演,又要瞻前顾后,指挥后台,看似很累,却是忙而不乱,神情自若。

  “比去年演得好多了,能多演10几场。”一出《天官赐福》演完后,敬廷孝坐下来喝口水,喘喘气,谈起今年春节期间的演出,他格外高兴。敬廷孝说,从农历正月十一到二月初,他和他的“敬家班”在环县县城演了32场,就连县上举办的皮影擂台赛也没有顾上参加。

  “从三月三起,将到农村的各个庙会上去演,合约都签了。”敬廷孝说,往年从正月演到腊月,一年下来,他们戏班能演120场左右,他希望今年也能达到这样的规模。

  演出一场,农村三、四百元,城里五、六百元,对于4个人组成的皮影戏班来说,收入并不算太高,但敬廷孝却乐此不疲。只要有人请,不管路途多远,不管有多少观众,他和戏班都会准时上门演出,因为在他看来,这是道情皮影能够流传下去的最好方式。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北部,面积达9200多平方公里,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浓厚的农耕文化和独特的地域风俗,促成了道情皮影早在宋代就已出现,明清时期渐成体系并得到发展。

  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曾三次进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热情接见。1987年,道情皮影首次走出国门在意大利演出并引起轰动,被称为“来自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最旺盛的时候,一个皮影戏班,抢着被人请,有的人担心请不到,先把戏班的锣抱跑,现在不同了,上门主动找好几回,有的人还不一定想看。”敬廷孝十怀念过去的辉煌,但他也深知,时代不同了,道情皮影必须在危机中求生存。

  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的统计显示,当地民间皮影戏班目前有52家,表演艺人285个,常年能开展演出的戏班只有15个左右。后继乏人,市场萎缩,正在挤压着皮影戏的生存空间。

  “一方面是能演的年轻艺人少了,40岁以下的几乎没有,另一方面,喜欢看的人也少了,皮影毕竟是古老的东西。”敬廷孝说。

  由于环县道情皮影保存了中国皮影戏的原生态,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环县也被命名为“皮影之乡”。为了让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当地政府从2006年起,就为60岁以或从艺30年的老艺人发放生活费,以激发他们演出热情。与此同时,还编写了道情皮影乡土教材,在当地中学推广。

  “《大开板》、《菩萨祭子》、《韩湘子卖道袍》,这些我都会唱,放学的时候,走在路上都要哼哼几句。”通过跟着师傅几年学习,环县洪德乡三十里铺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康已经喜欢上了道情皮影的唱腔和表演,他立志:“一定要把皮影戏传承下去。”

  王康的皮影师傅是当地民间老艺人胡振明,今年已经73岁。不论刮风下雨,他每周都要来学校,给孩子们上两节皮影课。8年来,胡振明义务授课,没收过一分钱。

  “他们不叫我爷爷,也不叫老师,而叫师傅,这个我喜欢,将来我们不在了,总得要有人接班,这样道情皮影才能传承下去。”胡振明说。

  几年下来,孩子们的表现也没让胡振明失望:“有些娃娃的接受能力不错,已经喜欢上了皮影,周末或假期有时间,还主动到家里来找我,我把弦子拉起来,大家一起学,一起唱。”(原标题:甘肃道情皮影:“东方魔术”在危机中突围)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3-03-25)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