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海南省有关部门了解到,由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海南陵水县发现多处史前文化遗址。其中,陵水县三才镇桥山遗址是海南岛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史前遗址,其面积之大、遗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整个华南地区都颇为罕见。
3月7日,记者专程赶赴陵水县三才镇桥山遗址。这个遗址位于三才镇濒临大海的一个小山坡上,考古队工作人员用细线将发掘区域划分为20块,多名考古队员正在对其中五六块区域进行考古发掘。
中科院考古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傅宪国向记者介绍,早在上世纪60年代,考古人员就在陵水县发现了大港村遗址,并确认其为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4月,调查队扩大范围在大港村遗址周围进行了调查走访。通过对三才镇附近的地形地貌研究发现,该地桥山附近很早就有淡水河经过,比较适合先民居住。考古人员在实地调查时发现很多陶器碎片露在地表,在采用螺旋式钻杆对沙丘进行钻探后,发现一个保存相当完好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文物数量十分丰富。2013年,考古队正式开始对桥山遗址的全面挖掘工作。据透露,桥山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中心地带面积约2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发掘的面积是500平方米。
陵水桥山遗址属于沙丘遗址,从目前出土的文物来判断,桥山遗址可能是一个原始部族的聚居地,有明显的生活区、墓葬区等划分。从大量出土的陶片上来判断,遗址距今大概3000年至4000年,其居民已掌握了特别的平地堆烧工艺。
傅宪国告诉记者,对桥山遗址进行系统发掘和研究,可能解决海南岛史前文化谱系的构建问题。对桥山遗址开展包括地貌、古环境、古动物、古植物以及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可以为海南史前人类行为模式、生存模式、海岸线变迁、“南岛语族”等研究提供帮助。 (驻海南记者张钺)(原标题:海南陵水发现大型史前遗址 有助构建史前文化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