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济南644岁督城隍庙缺少维护 大风吹落大量瓦片

2013/3/8 15:17:59 点击数: 【字体:


济南644岁督城隍庙缺少维护 大风吹落大量瓦片

有着644年历史的督城隍庙如今破败不堪 记者张刚 摄□本报记者 高鲁健

  历下区东华街5号院内的一处古建筑群,是有644年历史的老济南督城隍庙,这也是我省现存最大的一处城隍庙。5日的一场大风,吹落大量瓦片,这起意外引发了人们对老建筑保护的关注。

  600多年历史老建筑缺少维护

  东华街,昔日老济南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以拥有省内最大的督城隍庙闻名。如今,这一切都已淹没在一幢幢现代楼宇中。穿过居民小区,督城隍庙的身影映入眼帘,绿色琉璃瓦上的裂痕显露出600多年的岁月痕迹。

  “这么好的老建筑,再不保护就全完了,一刮大风就掉瓦。”市民王先生向本报呼吁,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督城隍庙展开保护。5日下午,记者来到泉城路东段,从按察司街向北300余米,路西就是督城隍庙。

  一座锈蚀严重的拱券石门是督城隍庙的山门,全部用大青砖和石块砌成,没有木梁。在山门的门楣正上方镶嵌着一块石匾,透过剥落的泥封,可以隐约看到“督城隍”3个字。在山门的墙壁上,挂有济南市人民政府1979年立的牌子,标明督城隍庙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山门,迎面是二门过庭,此时成了民居。过庭上方绿色琉璃瓦中有黄色的琉璃瓦,呈菱形,专家称这叫做“菱形包袱心”,是标准的明代装饰。

  二门北侧有一栋倒塌了一半的建筑,附近住户告诉记者,这是一座戏楼。据了解,该戏楼曾是济南古城八大戏楼之一,每年重大节日都有演出。“前几年戏楼北侧塌了,还差点砸到人。”附近居民尹女士称,老戏楼年久失修,时常有瓦片掉落。5日刮大风时,又有不少瓦片掉落,险些伤到从戏楼旁经过的居民。

  杂物成堆包围戏楼 防火成问题

  在倒塌的戏楼北侧,有一间红砖瓦房,聊城人于先生在这里租住。他告诉记者,虽然毗邻危楼,但好在月租便宜,方便做生意。

  居民尹女士称,过去督城隍庙的院子很大,足有七八十户居民在此居住。后来,当地进行拆迁,尹女士一直盼望自家也能拆到。但最终只拆了北院,尹女士位于南院西侧的房屋一直没有动。尹女士说:“我住在这里30多年了,现在院子里住的大都是租客,老户基本都已搬走。”

  在戏楼旁边,有三四间瓦房,这里的租客把日常工作用的车辆、杂物堆放在戏楼下,木材、废旧塑料等杂物已将戏楼包围。一位李姓租客告诉记者,平时杂物都堆放在戏楼旁,从未想过防火的问题。

  老建筑得不到保护让人痛心

  2011年2月,曾有人大代表提议,因督城隍庙内大殿倒塌,环境杂乱无序,无人管理。同时院内住有8户居民,在烧煤取暖、物品杂放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群众对此多有反映,建议有关部门能够对督城隍庙拨款修缮,并加强管理,使其焕发往日光彩。

  有市民曾建议,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尽快恢复督城隍庙的原貌,重修戏楼,让它成为山东地方戏的重要演出场所。这样不仅是老建筑可以得到保护,济南还能多一处体现民俗特色的景点。至今,两年已经过去了,住在城隍庙大院内的居民们告诉记者,始终没有人来修过。

  “督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距今600多年了,它是山东现存最大的城隍庙。”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告诉记者,尽管该建筑被列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目前的现状更是让人感到痛心。

  相关链接

  督城隍庙为省内最大

  城隍是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后为道教所信奉,因此,过去各个城镇都建有相应的城隍庙。自明代以来,济南因是巡抚、府、县三级治所地,故城中就有督城隍庙、府城隍庙、县城隍庙相对应,其中最大的就是督城隍庙。

  张润武《图说济南老建筑》一书,专门介绍了济南督城隍庙。此庙已有 644年历史,原有三进院落,占地3600平方米,依次是照壁、山门、二门、节孝祠、戏台、大殿、后殿和东西廊庑等。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规模较小,明天顺四年(1460年)扩大规模重新建造。后来又经多次修建,为今规模。(原标题:济南644岁督城隍庙缺少维护 大风吹落大量瓦片)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济南时报(2013-03-07)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