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得到拓宽,保护体系日趋完善,保护成效日益凸显,保护能力得到提升,其显著成果前所未有。
摸清文化遗产家底文化遗产保护,摸清家底是基础和前提。从2007年开始,根据国家部署和自治区布置安排,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在我区全面展开,对我区地上、地下、水下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六大类文物进行全面普查。重点是调查和登记新发现,同时对原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到2012年,我区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达9545处,其中新发现的3542处,复查6003处,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完成300多座烽燧的资料。其中,新发现文物的类型丰富,古遗址、古墓葬、岩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最为突出。文物的时代,上迄旧石器时代,下至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新的重要发现,大大丰富了新疆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填补了新疆考古发现的空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价值。
紧接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在我区全面展开,3年中,新疆2000多名文物保护工作者,完成了国有收藏单位调查、文物认定及文物信息数据登记等各项普查任务,一共完成196155件/套文物藏品的登录,审核终审10000余件/套文物藏品和修改10000余件/套文物藏品。
通过两项普查,不仅全面掌握了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的数量、特征、保存现状等基本情况,真实地摸清了全区文化遗产的真实家底,还为保护文化遗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截至2015年年底,我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954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8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54处;共有各级公共博物馆86座,文博单位收藏文物藏品总量190000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一级品707件、二级品1348件、三级品4104件。
资金投入前所未有丝绸之路上新疆区域的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记忆,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国家和自治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14.9亿元,自治区财政投入1.2亿元,主要用于文物的本体抢救、环境保护、文物库房改造、文物征集、安防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前所未有。
先后完成了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台藏塔、森木塞姆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阿巴霍加麻札、艾提尕尔清真寺、库木吐喇石窟、焉耆七个星佛寺、石头城遗址等数十处抢救保护维修工程以及胜金口石窟寺、克孜尔千佛洞千泪泉景区、克孜尔千佛洞渭干河段、森木塞姆石窟等几十项防洪工程及库木吐喇石窟安防系统工程。还有林基路烈士纪念馆、乌什钟鼓楼、温宿包孜东古墓群等一大批遗址、墓葬和古建筑的抢救维修以及奴拉塞铜矿遗址、楼兰墓群、孔雀河烽燧群遗址等37处保护设施建设,使我区诸多文物遗址得到了全面保护。其中,吐鲁番地区台藏塔遗址保护工程入选“2012年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最佳工程”,通过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我区文化保护工程的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吐鲁番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等28个建设项目,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个、历史文化名村、街区4处。特别是吐鲁番坎儿井维修保护工程,成了惠民工程,不仅改善了坎儿井保护现状,增加了当地村民收入,让他们真正成了使用、保护坎儿井的主人。
首次取得申遗成功“十二五”期间,新疆各地各级部门全力以赴、紧锣密鼓地筹备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终有了令人欣喜的结果。
2014年6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庭故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六个遗产地成为我区首批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区首批6处遗产地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这个巨大的成果,不仅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丝路文明和中华文化的认同,也为推动新疆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北庭故城遗址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新疆第一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北庭历史文化遗产为主体,集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让文化遗产与人、城市以及自然和谐共生,北庭故城遗址体现的这种国内新理念的保护方式,将推动我区文化遗产保护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