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月记窑历400年薪火不熄,尽管已有现代化窑炉,但这里仍然坚守着一群窑工,他们坚持手工烧瓷,在温度高达1300℃的窑炉旁,挥汗如雨——
今年5月30日,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专家组全票通过,授予德化县“世界陶瓷之都”称号。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德化向来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齐名。此次,德化何以能赢得这一殊荣?
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家晚报记者共80多人陆续来到泉州德化,参加“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全国晚报总编、记者走进“世界瓷都”德化采访活动。为期三天的采访,中国陶瓷电商峰会、泉州“东亚文化之都”和德化“世界陶瓷之都”的魅力已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
借力海丝 “擦亮”德化瓷
早在宋元时期,德化陶瓷就伴随海上丝绸之路,风靡全世界。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称赞“德化瓷器首屈一指”,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盛赞德化“制造的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宋代沉船“南海一号”、清代沉船“泰兴号”发现的大量德化瓷,见证了古代德化陶瓷出口的辉煌历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代表、达卡办事处总代表卡贝斯说:“德国迈森瓷厂是从仿制德化瓷开始的,作为德国人,我希望有机会实地感受德化瓷。”
今天的德化陶瓷产品,八成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国首个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
德化县长欧阳秋虹告诉记者,“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德化陶瓷振兴带来新机遇。现在正着手搭建面向世界的中国陶瓷在线交易平台和陶瓷全球购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争创中国电商示范基地和最大的陶瓷电商产业基地。
为了更好地“擦亮”德化陶瓷品牌,德化在连续三次获评“中国瓷都”的基础上,去年初启动了“世界陶瓷之都”申报事项,并顺利通过初评、复评。
县委书记吴深生表示,下一步德化将从文化保护抓起,帮助企业和大师,做强产业,做优城市。目前,德化开始制定“中国白”复兴计划,加强和五大洲的代表联系合作,组织德化名瓷到世界各地展出。同时,加快建设世界瓷艺城,引导网商把德化琳琅满目的产品销得更远,提高占有率和美誉度。
文化+陶瓷 开创“大城关”
“德化县政府对发展陶瓷产业十分重视,尤其是陶瓷技艺传承从小学生抓起,这是未来手工艺可持续发展最基础的一点。同时,德化对历史遗迹、文化方面的保护也做得很好,值得很多国家学习。”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主席加达·易加薇说。
德化是目前已知最早烧制原始瓷的窑口之一。早在唐代,德化人就编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瓷专著《陶业法》,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厂规划设计图《梅岭图》。从西周至今,德化窑火从未间断,陶瓷文化一脉相承,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非常少见,先后荣膺中国瓷都、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德化人还摸索出独树一帜的陶瓷手工技艺,尤其是捏、塑、雕、镂、贴、接、推、修等“八字技法”,代代传承。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了更好地传承,当地不仅将陶艺课引进小学课堂,还创办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了一支近6000人的老中青陶瓷艺术人才梯队;与韩国、丹麦、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展陶瓷文化交流,不断推动陶瓷技艺传承创新。
目前,德化全县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陶瓷产值突破170亿元,陶瓷出口增加到123亿元。同时,经过近30年发展,陶瓷企业占德化县城企业的比重从1980年的13%上升到90%,从业人员达到十多万人,产值从29%提升到90%,县城建成区从1平方公里扩大到21.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14.5%扩大到72.3%。德化靠发展“小工艺”,培育了“大产业”,开创了以“大产业”为支撑的“大城关”发展模式。
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拉丁美洲地区主席阿尔伯托·博托拉扎表示,希望德化进一步当好表率,带领世界其他城市手工艺的发展。”
“烧一次窑,就要掉一层皮”
10月29日,冒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来到德化三班镇蔡径村,盘旋的小山道,古老破旧的院落边,依旧燃烧着炉火,依旧有窑工在守望着……这就是依山而建,呈火车车厢状,青石垒就、古朴苍凉的月记窑,400多年过去了,作为德化唯一一条尚在使用的柴烧龙窑得以保存,是因为它是德化古龙窑的“活化石”,是研究我国古法烧制柴窑的必选之地。
在窑边的老艺人讲,月记窑属于老龙窑,本地人称“蛇目窑”。这座老龙窑有7个窑门,供装窑出窑用。窑身分布着13个窑目,用于添加柴火,老窑东侧的小道边堆满了木柴。
“今天早上,瓷器的泥坯已经进窑,也就是装窑。这一炉大概有一万多件吧。这一烧要72个小时,虽然是传统的柴窑,窑温也会达到1300℃,这全凭了老窑的特殊结构形成的。”几名头戴草帽、光着上身的窑工一边从窑目中观察,一边说。
“窑头”冯清芳说,一窑瓷的好坏全看他了。
窑头绝对是个技术岗位,装窑的层次、密度,柴火的添减停始,窑温的把控全在他。在这里,他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62岁的冯清芳从19岁开始就在月记窑做瓷、烧瓷,对这座老窑有着特殊的感情。现代化的窑炉兴起,如今德化烧制瓷器的龙窑尚保留4条,其中烧制历史最为久远的就是月记窑。冯清芳说,每次装窑得5天时间,要烧上3天,出窑再用5天,半个月就过去了,窑工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坚持着。
一名姓陈的工人说,夏天是窑工最怕的季节,天热得不想说话不想动,甚至不想吃饭,一天到晚不停喝水还觉得口干舌燥。点火了才是他们最辛苦的时候,每一批瓷器从进窑到出窑,都要用猛火燃烧两三天,灶里的火不间断,保证温度保持在1300℃。窑工们也要在类似蒸笼的环境中工作三天两夜,而且必须死死盯着窑目里的火势,随时准备添柴。“我们天天都要喝绿豆汤,还是觉得不解暑。”
窑目里的火越烧越旺,窑室周边的空气仿佛也开始燃烧。“烧一次窑,就要掉一层皮。”冯清芳面露笑容地说,“点火后,工人们两班倒,除了盯着窑目的火势,就是投入柴火,直到瓷器烧成,窑目熄火。”
冯清芳曾经也到其他企业看过电瓷窑的使用,“确实干净轻松,泥坯放进去,门一关电闸一推就万事大吉。工人们可以穿着白大褂烧瓷,我也很羡慕,但我们的窑炉不能变,它代表着德化陶瓷的历史,我希望将来的人都能看到,先辈们就是在这种窑炉里烧出了举世闻名、精美绝伦的德化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