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浙江松阳传统村落的保护实践

2015/8/13 9:53:37 点击数: 【字体:

浙江松阳传统村落的保护实践
 

浙江松阳县吴弄村风貌    吴关军 摄

 

    本报驻浙江记者  骆  蔓  通讯员  季彤曦

    最近,浙江省松阳县“火”了,“火”的原因不单单在于这里保存了数量丰富的传统村落,还在于其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村落保护实践。松阳县传统村落的保存状况究竟如何?其保护的路径是什么?记者进行了采访。

    保存完整的传统村落群

    地处浙江省西南山区的松阳县,建于东汉建安四年(199年),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内至今仍保存着100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其中有50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1月,住建部首次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取得成就的县授予“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称号,全国只有松阳县和云南省建水县获此殊荣。

    8月4日,记者来到了松阳县杨家堂村,远远看见小村庄在群山环绕中,层层叠叠的黄泥墙异常醒目。“整个村庄上下屋高低落差2米至3米,伸展高层200米。地无三尺平的杨家堂,是松阳县典型的阶梯式古村落。”松阳县文广新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杨建明介绍,杨家堂村建于1655年,始迁祖为宋濂第十一世孙宋显昆。村庄坐东朝西,根据五龙抢珠的地形设计。村落内保留着30余幢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古建筑。

    距松阳县城15公里的平田村,三面环山,在云雾衬托下,村庄远看像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平田村保持着完整的“村落-梯田-山水”格局,保存着宋代至民国的宗祠、香火堂、庙宇等遗存。“平田村江氏上村香火堂始建于明朝,是村中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目前仍有江氏30余人生活在这座房子里。”该村负责人说。

    西坑村坐落在廻龙山顶,始建于明代,其内有县级文保单位2处以及12幢清代古民居、宗祠、社庙等古建筑。它们与周山头村、酉田村、吴弄村等村落一起,形成集中的传统建筑群落,为松阳古村落打造奠定了基础。

    构筑乡村文化复兴之路

    为保护利用好松阳的传统村落,松阳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山地民宿旅游,打造“山居民宿胜地”的构想。2013年10月,松阳县在丽水市率先出台了《关于开展传统民居改造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传统民居改造利用的改造原则、改造模式、改造标准、政策措施等。

    松阳古村落保护工作开展中,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松阳古村落与一批专家、学者结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是第一个走进松阳古村落的专家,之后,他把江南秘境一般的松阳古村落介绍给了身边的朋友,接着,哈佛大学建造师徐甜甜、香港大学建筑系副主任王维仁等相继来到松阳,选择平田村作为古村落设计村。就这样,云上平田·慢生活体验区应运而生,它包括餐饮区、青年旅社、民宿住宿区等。据统计,从2014年10月到今年5月共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

    松阳的变化以及其中蕴藏的巨大潜力,激发了不少走出大山的年轻人回家乡创业的激情。“我们村常住人口240人,村民以种植茶叶、水果、水稻等为主要收入,现在慕名而来的游客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来办起了农家乐。”杨家堂村支书宋建彪说。而平田村的民宿开发者就是本村村民江斌龙,他成立了云上平田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并积极参与保护平田的传统村落,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赞赏和支持。

    在西坑村,记者见到了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的苏州姑娘廖敏智,她在机缘巧合下被西坑的美丽风光吸引。2014年10月,她跟朋友合伙投入300万元,租赁了村里的两栋老房子,改装成8个房间。目前虽还未正式营业,但网上房间已经预订到了明年下半年。“希望在这里能实现我的梦想。”廖敏智笑言。

    探索传统村落保护的当下路径

    “松阳县强调原真性修复和宜居性改造结合,注重活态保护,突出乡村、乡土、乡愁和休闲养生的田园文化,并让村民享受到传统村落保护的文化成果。”丽水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周杰如是评价松阳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确,松阳县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初步摸索出了一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路径:围绕“活态保护、有机发展”原则,制定《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打造“松阳古村落”品牌的实施意见》,编制《松阳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把田园、山水、村落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规划。开展传统村落串点连线成片保护发展和主题化旅游线路规划研究,目前已编制完成8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详细规划。

    同时,松阳县还紧抓传统民居的修缮与改造工作。一方面,对具有较高保护价值、鲜明时代印记以及显著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本着“保护为主、精修为旨、艺术为重、和谐为本”的原则进行保护修缮。另一方面,政府带头,工商资本参与,通过示范项目带动老百姓积极主动参与民居改造。松阳县还出台了《关于开展传统民居改造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引导、帮助村民通过对原有住房进行修缮、改造,用较低的成本达到改善居住条件的目的。目前,全县共有22个村144户实施了民居改造。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