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那”些地名,“那”些文化

2015/4/21 17:17:24 点击数: 【字体:

“那”些地名,“那”些文化

    在广西南宁隆安县“那”文化旅游节上,壮族同胞正在举行隆重的稻神祭。每逢“四月八”农具节,“那”文化圈的壮族同胞纷纷身着民族服装,举行祭祀、游街等活动,用歌舞表达对土地、耕牛等的敬仰感恩之情,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何宏生摄

    “你在哪里?”

    “我在那边。”

    “那边是哪边?”

    “就是那边啊!”

    这是几位外地游客在广西百色乡村迷路时的“抓狂通话”。“那边”,实际是当地的一个地名。不仅如此,就在离“那边”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地名——“那里”。这样特别的地名,让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壮乡广西,类似以“那”冠名的乡镇村落比比皆是。“那”是壮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壮语意为“田”和“峒”,最初指水稻田,后来泛指田地或土地。

    作为传统稻作民族,千百年来,壮民族据“那”而作,依“那”而居,以“那”为本,由此形成以稻作文明为内核的“那”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可以说,几乎每个壮族同胞都有“那”文化情结。

地名里的土地情结

    在稻作民族的心目中,土地是最宝贵的财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以土地为转移,以农耕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明显的表现便是依田定居,以田论人,用田取名,为田设神。

    壮族的村落,多数是依山傍水,面对着田地。以田地“那”标识取地名,便顺理成章。大至县市乡镇,如那坡、那马、那陈;小至村屯弄场,如那王、那绍、那左。据不完全统计,含“那”字的地名,在广西有1200多处。

    以“那”命名,依据多是“那”的特点和性质,如那翁(“翁”为壮语音译,下同),即滥泥田;那江,中间的田;那波,泉边的田;那雷,土岭的田;那达,河边的田;那六,水车灌溉的田;那楼,我们的田;那班、那曼、那板,村寨田;那马,养马的田;那昌,工匠的田;那笔,养鸭的田;那怀,养水牛的田……

    为这些地方命名的人,是最先开垦这些田的壮族先人,他们约定俗成,无论在何时何处为地方、村寨命名都遵循这一法则,依据着同一模式,即以“那”为冠。

    “壮族先民既是垦荒者,又是种田人,饱尝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辛劳,深知田地来之不易,觉得田地太宝贵了。”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覃乃昌研究员说,这样的命名思路,表达了他们对田地的珍惜和眷恋,而这种自然形成的土地情结,是那样的牢固,那样的深沉,那样的刻骨铭心。

“那”文化与稻作文明

    壮族先民适应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形成了以“那”为符号的稻作文化。

    在珠江水系流域地带,都分布着冠“那”的地名,其中又以广西的左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最为密集。在越南北部、老挝、泰国、缅甸和印度的阿萨姆邦等东南亚地区,也广泛分布着冠“那”的地名。

    梳理“那”地名分布的地理范围可以发现,东起我国广东省中部,西至缅甸和印度中部,北至云南中部、贵州南部,南至泰国南部、越南中部和我国海南省,形成了一个“那”文化圈,也即稻作文化圈。

    稻作文明,是壮族先民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2012年10月,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课题组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提出,分布于中国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表明广西(珠江流域)是最初的驯化地点,而非之前考古学研究长期认为的长江中下游区域,由此得出“稻作文明从广西传向世界”的科学论断,进一步丰富了“那”文化的内涵。

    对于“那”文化的发展,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认为,地处“那”文化圈东部的壮、布依、侗、水、仫佬、毛南、黎等民族,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朝一个方向发展;而地处“那”文化圈西部的邻国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老挝的老族等,由于受到印度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则朝另一个方向发展。

“那”文化价值亟待发掘

    “那”文化是壮民族文化的精髓,但多年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近年来,一批国内知名民族文化专家和考古专家相继对广西壮族“那”文化进行了深入考察研究。“那”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和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其中,广西隆安县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经考古发现,隆安县有独特丰富的“那”文化遗存,有大量新石器时代稻作文明的标志文物。早在6500年前,骆越先民就在隆安县创造了大石铲文化,隆安大龙潭大石铲文化区拥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先进的稻作工具,出现了大规模有组织的水稻生产。

    目前,隆安县“那桐农具节”“红良壮族打铁技艺”“稻神祭”“壮族九莲灯”“壮族亥日”5个项目已经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那桐农具节”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广西各地,弘扬“那”文化的活动异彩纷呈。尤其是每年“四月八”农具节,壮族同胞纷纷暂停生产,身着民族服装,举行祭祀、游街活动,用歌舞表达对土地、耕牛的敬仰感恩之情,颂扬辛勤劳作的精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今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专门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推进“那”文化的研究、挖掘和利用工作。“‘那’文化的研究、挖掘和利用工作不要等,要‘两条腿走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唐仁健说,一方面加强研究挖掘,一方面加强开发和宣传,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擦亮广西的“那”文化品牌。

    “那”些地名,“那”些文化,迎来春天了。

    (本报记者 刘昆 本报通讯员 周仕兴)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