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婕 本报驻浙江记者 苏唯谦
编者按:非遗普查“浙江模式”、国家非遗名录项目“浙江现象”、全国非遗保护传承“浙江经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有一位长期默默奉献的文化工作者。
王淼,男,1962年生,中共党员,现任浙江省文化厅非遗保护处处长,先后被评为全国非遗保护先进工作者、浙江省直机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先进典型,浙江省政府记个人一等功。从事非遗保护工作10年来,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带领他的团队忘我工作。长年超负荷的工作击垮了他羸弱的身体,但即使在住院,他依然惦记着工作,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忘我精神风貌,是浙江省乃至全国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先进典型。
数不清多少次了,浙江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处长王淼微驼着背,以他特有的步调走出办公楼,值班保安不看手表就知道,“肯定又过了零点”。有时,他在基层破解濒危项目疑难杂症、为非遗传承人雪中送炭;又或者,在某个偏僻山村的露天舞台前当安静的观众,留下一个清瘦的背影……
自2003年10月浙江被确定为全国非遗保护综合试点省份以来,拾“遗”几乎成了王淼生活的全部。他说:“把事业干得出彩,就是对党的最大忠诚!”
10多年来,浙江非遗人在他的感召和带领下,凝聚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浙江非遗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非遗普查“浙江模式”、非遗保护“浙江经验”,领跑全国步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四馆”时代。不久前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浙江实现“四连冠”,总计入选217项。
不仅如此,王淼以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著作出版了《把根留住》、《风生水起》等非遗保护理论书籍,并在公益讲座中多次呼吁: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要分秒必争、加快抢救保护步伐……
直到2014年10月29日下午,因连续数日超负荷工作,这位人们眼中“与时间赛跑的超人”昏倒在会议室门口,被送往医院重症监护室。
与非遗保护工作同行数十载,这一次,王淼似乎不得不按下“暂停键”。
记者日前推开浙江省文化厅2号楼王淼办公室的门,一如往常的“杂乱”,一张写着宁波鄞州区古林镇非遗传承人电话号码的小纸片,在电话机旁露出一角,似乎这个房间的主人刚走开。
平时跟王淼接触最多的非遗专家祝汉明,很多次拿起电话又放下:“真不忍心打扰王处的康复治疗。”但他们彼此有约定,不谈工作,可以“交流”问题。
记者采访那天,祝汉明的手机响了两次,来电显示一次是王处的爱人“袁园”,另一次是同事“李虹”,经过短暂的传递,电话那头都是王淼的声音。
放下电话,祝汉明拿起桌上的2014年述职报告:“走,带你们去看‘王普军校’校长!”
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有一个“优良传统”:根据需要,该处轮流选调地方干部挂职。“王普军校”的名号因此叫响。“普”是“普及”,“军校”,则透着严谨和苛刻。10多年来,“5+2”“白+黑”一直是这个处的工作常态。
还有一份超乎寻常的“使命感”。“学生”李虹说:“刚来挂职时,不太适应这样的工作节奏,但很快就产生了一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成就感。”杭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的潘昌初说:“王处对非遗工作的执着,最能激励基层工作者的‘正能量’。”
非遗是一项美丽而浪漫的事业,非遗保护,亦是历久而弥新的话题。
为什么地域并不广阔,民族单一,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相对发达的浙江,能在非遗保护工作方面不断超越而成为全国非遗“模范生”?
在浙江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美院教授王其全看来,精心组织、认真研究、创新实践,使非遗工作得以扎实有效地推进并卓有成效;正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近八旬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歌王”蓝陈启大妈在座谈会上唱的那样:“曾在远处,白雪封天,孤身旅客,缩起肩……全赖有你。”
“你”,既指代全省23万非遗社会志愿者,也包括遍及省市县的500多位非遗工作者;而蓝大妈充满深情的视线,则落在了座谈会主持人王淼身上。
作为浙江非遗保护工作开拓者、推动者、践行者,近年来浙江非遗保护创造的诸多“第一”和“率先”,都凝聚了王淼的心血和智慧。一次次迎着不可阻止的城市化浪潮,试图挽留那些悠远乡愁……知的愈多,爱的愈多;爱的愈多,愈感时不我待。这是非遗工作者王淼的焦虑,也是他的使命和担当。
2012年12月25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申报人类与国家级非遗等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王淼被荣记一等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这样评价:“王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全部的热情,投入到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程。”日前,浙江省文化厅党组发出号召,要求全省文化系统开展向王淼同志学习的活动。
而此前的2014年11月6日晚,在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举行的“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授牌仪式上,王淼缺席了。曾在省非遗处挂职的温州平阳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郑金开得知“校长”累得进了医院,一行人连夜赶往浙医二院重症监护室。站在病床前,他本想说“王处你该做些‘减法’了”,但话到嘴边,却成了“为民向王爷爷问好”。
“郑为民”,是王淼为郑金开儿子取的名,寓意不言自明:人必须有点精神,为民奉献——这既是他对后辈的期望,也是王淼的性格使然。
青瓷巧匠烧出冰盛绿云,廊桥天工架起凌空飞虹,“十八蝴蝶”在老街翩翩而过……非遗大美,哲思流丽。这一人类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除了要用时间守望,更须情义。其真正的能量,在于不息,在于代代相传。
最近,同事们合力撰写的“王淼事迹”,让病床上的他红了眼眶:“那么高的评价,出乎意料。”
王淼的恢复情况,也让浙医二院康复科主治医师熊冰感到“意外”。据观察,每天一早就等在复健室门口的王淼“精神力量超强大”:一般病人一天做1500次四肢联动,他要做4000次;两个月的康复课效果比平均水平快一倍;这位笑眯眯的“王老师”也成了病房里颈部脊髓损伤病友们的榜样和正能量。
“借此机会,向大家报告一下,我现在能坐轮椅了,也可以在搀扶状态下站立片刻。在文化岗位上我努力做个好兵,在医院这个新战场同样要力争上游!”面对电视采访镜头,王淼颇乐观。
唯一“挨批”的时候就是晚上护士长查房时:“王处长,少说话!”“该睡觉了!”
好,那就闭目养神吧。可他的思维还活跃着、跳动着,谋划2015年非遗工作应着力何处,一不小心又跟身边人谈起了非遗。
“家里有这么个人,你不支持他怎么办呢?”妻子袁园一边“抱怨”,一边轻柔地帮王淼舒展着蜷曲的左手:“非遗人的内心是强大、宽厚而温暖的,他也是我的精神支柱。”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重病,使王淼颈椎严重变形,影响了他的生活与工作。从那时起,袁园就扮演起了女强人的角色。
2014年11月30日,王淼在病房里度过了52岁生日。上午,领导和同事带着鲜花和蛋糕来敲门;随后,女儿王伊诺送来自己剪辑的视频,里面全是非遗人送给王淼的生日祝福。
寿星的感言仍跟工作有关:“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我以名字里的这三滴‘水’,融入非遗保护的洪流,并为之荣幸和自豪。”
吃完蛋糕,王淼又让大家“顺便”说说“身边事”。从常山县来挂职的张正浩说,老家新建了石博览园;祝汉明说,1万多平方米的苍南县非遗馆即将开馆;李虹说,最近一个多月,又有4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去世了。
一时间,在场的所有人,都想到了王淼的那句口头禅“与时间赛跑”。
如果没有王淼的精心设计,2013年在余杭举办的以“美丽中国与美丽非遗”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非遗保护论坛、2014年在舟山以“文化强国与海洋文化”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非遗保护论坛,很难成为拓展浙江非遗理论高地的里程碑;如果不是他“不近人情”地在开演前4天更换2014浙江非遗电视春晚主题并通宵“督战”,非遗晚会乡愁和年味的释放也就无从谈起。
王淼说:“非遗的流传植根于人们的文化情怀,从某种程度上说,抢救濒危非遗项目与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一样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有人说,一次次奔波、熬夜,对王淼原本羸弱的身体是雪上加霜。还是袁园了解他:“他是从工作中得到快乐的人,不让他工作,是一种残忍。”
现在回想起来,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日报社共同主办,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协办的“浙江好腔调”能够举行,正是因为王淼的一句“戏没了那就真没戏了”。作为戏剧大省,浙江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地方戏项目有56项。为打造“好戏浙江”,王淼又一次立下军令状:“要干就要干得出色。”
浙江非遗人说:有一种工作,你没经历过,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体会过,就不知其中的快乐。
王淼,应是经历过、忙碌过、收获过并快乐着的人。还有更多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等着他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