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扬州为保护大运河建数字监测平台 已全国推广

2014/7/21 10:42:04 点击数: 【字体:

  昨天,省政府在扬州召开的江苏省大运河申遗工作总结会议上,如何以世界遗产标准保护好运河文化成为关注的焦点,大家达成的一致共识是:有能力成功申遗,更要有能力保护好大运河这条母亲河。

  大运河申遗,江苏立头功

  今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伍子胥为吴王夫差开邗沟,江苏不仅是孕育大运河的摇篮,也是大运河河道路线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大运河申遗点段最多的省份。

  省文物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江苏境内大运河全长690公里,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和苏州8个地级市;全省有7个遗产区、6条河道、22处历史遗存列入运河世界遗产名单,遗产点数量约占全线的40%,位居沿线各省市第一,其中扬州有瘦西湖、个园等10个遗产点入选,是全线列入遗产最多的遗产区。

  在运河沿线省和直辖市中,江苏率先完成保护规划编制、率先制定运河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率先建成数字管理和监测预警平台,自2010年以来我省共投入5000万元用于制定保护规划,并对大运河江苏段沿线重点文物抢救,淮安总督清运公署遗址、扬州重宁寺、宿迁陈家祠堂、常州万安桥、无锡大窑路窑址群和苏州关税司署旧址等遗产点成为各地最亮丽的名片。

  国家文物局领导对江苏的大运河申遗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江苏是遗产点环境最优美、解说词最具说服力、评估现场最具互动性,同时也是对居民生活干扰最小的省份,如果申遗成功,江苏当居首功。

  扬州数字监测平台全国推广

  最丰富的遗产,也意味着最繁重的保护任务。大运河江苏段列入世界遗产的河道长度占全线的1/3,遗产区面积将近全国的一半,为了清晰标识运河遗产的范围,我省共设置安装大运河江苏段遗产解读标志牌80块、界桩1126块,明确勾勒出运河遗产的界限。

  而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扬州市开发了数字管理和预警监测平台。扬州市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告诉记者,扬州市对大运河河道及沿河遗址、建筑、墓葬、水工遗存等32个遗产点设置了5大项176个小项指标,整合水利、住建、航运、气象、环保和水文等30多个单位,采用人工巡查、仪器监测和在线视频等手段进行监测预警,其中关于水质的监测每5分钟就会上传一次数据,确保对遗产点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测。目前这套监测系统已经推广到全国27座城市、31个遗产地,只要有相应权限,在电脑和手机上即可实时监控大运河遗产安全状况。

  在会议上,省领导并不讳言“在旧城改造和重大工程建设时,有法不依的情况依然存在,文物及周边保护环境遭损毁的事件时有发生”,并提出极为严格的保护要求,在保护区域内严格控制影响遗产本体和风貌的商业开发项目,对损害大运河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

  申遗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

  对运河遗产,什么是最好的保护?专家认为,将其融入城市发展战略,成为地方最优质的文化资源,成为百姓身边的景观和生活的内容,古老的运河才会重现活力。

  具体做法是:在保护传承好的前提下,将价值突出,功能完善的遗产点辟为专项展示场所或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以运河遗产为主题,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实现运河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考古遗址展示是淮安的亮点。该市文物局副局长李倩告诉记者,淮安市清口枢纽遗址自南宋沿用至清代,其核心保护区和缓冲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整个申遗区达7万平方公里,其中顺黄坝遗址是明代“蓄清刷黄”国策的见证,即收窄堤坝抬高洪泽湖水位冲刷黄河淤泥,以保证漕运畅通;天妃坝则创造性地采用U字形河道,拉平黄河、淮河和大运河之间的水位差。对清口枢纽进行遗址展示,使享受现代工业文明的人们,了解农业社会中国人的天才创造。

  而常州市则尝试工业旅游模式,“运河五号”创意产业园利用原常州恒源畅厂、常州第五毛纺织厂、常州梳篦厂等工业遗存,加以改造和利用,在运河两岸汇聚一批创意、动漫、摄影、美术、演艺和展览等文化业态,融传统与现代为一炉。

  《大运河江苏段保护规划》的编制者、东南大学教授朱光亚表示,申遗成功当然值得高兴,但申遗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我们要警惕打着保护利用的旗号,对运河遗产过度开发,使之成为地方领导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理念的“实验场”。

  对此,副省长曹卫星特别指出,省内有些运河沿线城市已经在制定开发和利用计划,但前提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切忌一哄而上,盲目开发、过度利用,保护好、传承好运河文化遗产必须被放在第一位。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新华日报(2014-07-21)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