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老北京人忆运河:副河道曾环什刹海一圈

2014/7/2 16:41:30 点击数: 【字体:

老北京人忆运河:副河道曾环什刹海一圈

老北京人忆运河:副河道曾环什刹海一圈

    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再次把世人的目光拉向了这条古老的河道。随着时光流转,关于运河的记忆正随着人们老去的年华渐渐消逝。原本那座水网密布、潮湿水润的北京城已经不复存在,曾经繁华喧闹的大运河上也早已没有商船往来,只留下眼前这座干巴巴的北京城。什刹海、通惠河,提起大运河,它们是京城里最容易被人忆起的名词。而与运河有关的记忆,正随着人们的老去而渐渐消散。上周,记者寻访老北京人,听他们讲述水的记忆碎片。

    前海东沿

    原名议溜河沿

    什刹海银锭桥边,花白头发的李淑琴眼睛里透着笑意和爽快,朗声说自己从21岁起就住在附近,“因为嫁过来啊,原来住东城,就是现在北京站附近。”

    在什刹海一带,老住户们几乎都知道李淑琴——东兴顺爆肚张第三代传人张耀兴是她的老伴儿。

    李淑琴已经77岁。在什刹海地区生活了56年,她像大多数老住户一样,对这片颇有名气的水域已经司空见惯。“原来水面小,没现在这么大,我刚嫁过来的时候,周围的环境也没有这么好,河没有这么大这么宽,后来挖河呀清河呀,就扩大了。”

    从银锭桥到东兴顺爆肚张的店面,前海东沿这段不到百米的路,李淑琴每天要走上几回。她家的生意,也跟银锭桥、什刹海有着解不开的缘分。在自家店铺门前的树荫下,她面朝西望着银锭桥的方向,“最早先是在烟袋斜街摆摊儿,然后到银锭桥头,后来到那辆白车那儿。”她抬手指向距离银锭桥约二三十米的一座藤架,旁边停着一辆白色面包车,“那儿就是我们自己的房,老房的位置,在那儿开了店了。后来2008年奥运会,政府考虑到我们是100多年的老店,在现在这儿盖了房,给我们留下了。”在她口中,建于元代的银锭桥,化作了爆肚张这个老字号的一个时间点,130年的时间,在不到百字的描述里一带而过。

    “以前,这儿叫议溜河沿。”尽管在什刹海附近生活了50多年,李淑琴对什刹海细节的记忆却不多,这是其中之一。而现在,从银锭桥开始,一直往东的北岸,早被人们叫惯了“前海东沿”,“什么时候改的已经不记得了”。

    大部分附近的老住户像李淑琴一样,傍水而居,关注的更多的是自家生活,对于什刹海的记忆,不外乎堤岸从普通泥堤到装上铁栏杆进而换成汉白玉栏杆。

    副河道曾环什刹海一圈

    对于老住户屈祖明来说,什刹海变化了的不仅仅是堤岸的围栏。曾在国内某座顶尖学府任教的屈祖明,对什刹海有着很深的了解。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北京晚报(2014-07-02)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