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活态”传承让非遗锦上添花——隆回县把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到实处

2014/6/6 14:48:26 点击数: 【字体:

“活态”传承让非遗锦上添花——隆回县把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到实处

非遗传承人奉雪妹在花瑶挑花微缩版培训班上为学徒授课
 
    位于湖南省西南腹地雪峰山区的隆回县,经济实力并不殷实。但近年来,该县靠着超前的制度设计,依靠一支执着坚定的人才队伍,不仅努力挖掘、抢救和繁荣了大量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对地方发展和人的素质提升,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近日,湖南省文化厅向全省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完善制度保障

    隆回县是近代思想家魏源的故乡。近年,隆回县很多经济发展指标,在邵阳市居于前列,但对来访者说的最多的却是对非遗的保护。

    “论非遗保护,隆回在全国走在前列。”县长周卫臣自豪地说。据该县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全县目前已拥有滩头年画、花瑶挑花、呜哇山歌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是全国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最多的县之一。此外,还拥有七江炭花舞、花瑶“讨僚皈”2个省级非遗项目,花瑶山歌、滩头手抄纸等11个市级和八音锣鼓等12个县级非遗。

    隆回县建县历史只有60多年,非遗之花却如此绚烂,关键得益于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县文广新局局长张晗说,成立以县长为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聘请省内7名专家,成立保护专家小组;在湖南第一个成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定编10人;出台加强文化遗产地方保护的政策性法规,建立非遗项目申报评定办法、杰出传承人评定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各项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在全国较早建立了“非遗”保护财政投入机制,普查经费、科研经费、杰出传承人传承补贴以及其他保护支出全部列入财政预算。9年来,县财政投入保护经费超过500万元。

    真金白银的投入和出台明确政府责任硬措施的,看似“务虚”的“非遗”保护,在隆回县很多都以“项目制”得到了落实。

    壮大传承群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党委和政府的职责所在。为官一任,只有当地非遗在我们手里不失传、不灭失,才算尽到了责任。”这是隆回县委书记钟义凡对干部常说的一句话。

    隆回县突出了非遗保护的宣传教育。县委宣传部长黄仕军说,隆回常年对保护得力的文化系统国家工作人员记功、褒扬和奖励,还将保护知识列入县委党校干部培训内容。在县委党校举办的中青班、科干班等干部培训班,聘请专家讲授非遗保护知识。将非遗保护知识编入中小学校的乡土教材,让下一代从小树立非遗是财富不是包袱的理念。

    非遗要“活态”传承,人是关键。张晗介绍,隆回县2007年3月率先启动传承人评定工作。当年评定的11名传承人公开承诺:配合政府做好所在项目的保护工作,做好带徒传艺的工作。县政府按照国家级项目传承人每人每月800元,省级项目每人每月600元,市县级项目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发放传承补贴。这一措施实施后,11位传承人共收徒25人。隆回县对传承人经济补贴,实行动态考核。考核合格的传承人提高补贴200元/月,而对“传艺不精”的传承人,则予黄牌警告甚至取消补贴。

    国家级“非遗”滩头年画以高腊梅作坊最优,但这个作坊祖训“技艺不外传”。眼看传承人钟海仙和高腊梅年事已高,技艺面临失传。县里决定,安排钟家在县检察院和在县自来水公司工作的两个儿子,留职带薪回家随父学艺,还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使这绝活得以延续和传承。

    非遗保护离不开民间和社会参与。隆回县从普查开始,就在26个乡镇聘请了200多位热心人士担任常任调查员,如今,他们中大多数人成了铁杆的非遗保护志愿者。如对年过古稀的民俗摄影艺术家“老后”(本名刘启后),隆回县为他提供了各种便利。“老后”为调查花瑶民俗风情,先后奔波山寨280多次,拍摄了大量优秀新闻作品在国内外引起了高度关注。 

    融入现代科技

    在隆回县石门乡荣祥村群众工作站,我们看到用滩头年画改版印制的“两袖清风”“杨震拒金”“子罕辞玉”“一钱太守”等“廉画”,既可爱又发人深思。

    据了解,传统滩头年画作为一种稀有手工木版水印年画,题材为《老鼠娶亲》、《秦叔宝·尉迟恭》等几十种,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趋于“固化”。为此,隆回县组织专门班子恢复10个滩头木版年画传统版本,指导农民画家开发出了年画微缩珍藏版本,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去年又成立“廉画”创作组。按照“一幅年画讲述一个廉政故事,体现一项廉政工作,传播一种廉政文化”的创作原则,设计一组8幅廉政年画,“画”赋“廉”义、“廉”入“画”中,投放市场后,很受青睐。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以其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而得名,主要聚居在位于隆回县北部高寒山区的虎形山瑶族乡。当地对花瑶采取活态保护,使用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数码录音笔等现代设备,对民俗、技艺作全方位的现场录像记录,保留了最为珍贵的原始素材。并采用这种现代表现形式,为年轻人喜闻乐见。

    为让花瑶文化走向世界,县里先动员干部学瑶语、学山歌。县党政领导带头传唱17首花瑶山歌,南来北往的客人过耳难忘。还选送花瑶歌手参加首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4位花瑶歌手成为央视签约演员。2009年举办以“魅力花瑶”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成为首都博物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重头戏,在首博演出15天,受到国际、国内参观者的高度评价。2010年,花瑶文化走进上海世博会,走进了澳门永乐大剧院。2011年,花瑶文化在台湾也成功进行了演出。

    隆回县自2003年以来,先后开展送戏下乡670多场(次),观众近50万人次。在这些演出中,有意识地创作一大批颇具乡土特色和影响力的群众文化精品,融会各类地方非遗。随着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成形,隆回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穿插、融会其中。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06-06)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