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灯戏,又被称为“传统戏曲的活化石”,独具地方特色,是一种综合性、娱乐性、参与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南充正是它的发祥地。
“川北灯戏也叫‘农民戏’,又称‘鼓乐神’,是流行在川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南充川剧团、川北灯戏剧团团长胡瑜斌说,植根于山乡的文化土壤,川北灯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说它是农民戏一点不差,它的道具在普通农户家里都有。”胡瑜斌介绍,现存的300多个剧目大多取自农民的日常生活,一根扁担、一个板凳都能入戏。灯戏的演出不择地方,无论是农家屋檐下、院坝里,演员登场亦不需要复杂的服装道具和舞台设置,煤油灯、汽灯、马灯在柱子或树上一挂,称之为“胖筒筒”的胡琴及鼓锣一响,便扯开了场子。那熟悉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往往一出戏总是伴随着笑声、掌声进行完的。
2005年9月川北灯戏首次走出国门,到新加坡进行为期一周的商业性演出。同年l2月31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登报公示,古老的川剧与川北灯戏名列其中。
近几年,南充市东风剧场每周都“雷打不动”地上演川剧和川北灯戏,观众满座。川北灯戏还走出剧场,走进茶楼和文化娱乐场所。此外,川北灯戏还跨出国门,在新加坡、泰国、韩国、美国等国家演出。
2010年,南充成功举办第一届川北灯戏节,此后,南充市委、市政府决定每三年举办一届,如今,川北灯戏成为南充的又一文化名片。(原标题:川北灯戏:发祥于四川南充 被称传统戏曲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