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迎来全年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冬眠的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来活动,天气逐渐暖和起来,真正的春天不远了。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按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蛰始雷”的说法与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互相吻合,大家不妨留意当天是否会响起春雷声声。
“老南京”惊蛰民俗与节令有关。二月初一前后为“惊蛰”,青蛙、蛇、蚯蚓等许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到了来年农历二月前后,天气回暖,一些昆虫陆续结束冬眠状态,开始出来活动,似乎是被高照的春阳或震耳的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个节令名曰“惊蛰”。
“老南京”惊蛰有两个民俗很有意思,吃梨和炒盐豆,都是为了赶小虫。为啥要吃梨?是借“梨”的谐音与小虫分离。另外,春天来了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为何要吃炒盐豆?炒盐豆是将黄豆用热盐水泡15分钟后捞出,放置铁锅中炒,这样便会发出“噼啪、噼啪”的声响,从而将小虫子赶跑。记者徐兢(原标题:3月6日为“惊蛰” 老南京吃梨、炒盐豆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