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地坛庙会上,游客拍照留念。
看电影、听音乐会、买藏品、逛庙会……这个春节,各地文化消费掀起了一个新的热潮,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市场奇迹:春节档全国票房超过14.1亿元,大大超过去年同期的7.8亿元;京城各大庙会的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地坛庙会接待游客114万人次,龙潭庙会春节期间,共接待75.7万人次……
数据的繁荣让人感到振奋,然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诸多隐忧。
细心的人注意到,在各大庙会上的数百个摊位中,年货和小吃摊位几乎占了四分之三,年俗特色文化品牌并不多见。让游客失望的是,除了人多、热闹外,并没有看到多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项目,过度商业化极大地弱化了庙会的文化内涵。
与火爆的票房相比,春节档期几部电影的台词、编排也同样遭到很多网友的吐槽。有人调侃:“与去年的《富春山居图》比,《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真是小巫见大巫。”只用了几天时间拍摄的影片《爸爸去哪儿》也被网友质疑称“根本就不是电影”。
如今,春节长假给人们提供了闲暇时间,老百姓口袋也都鼓起来了,人们希望追求有格调、有品位、有质量的生活,希望有更丰富的文化消费形式。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他们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大大冲淡了人们的消费热情。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应成为文化企业关注的重点所在。
过去,我们的春节文化消费品主要与年俗有关,比如糖葫芦、年画、春联、剪纸、吃饺子、吃年糕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春节也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比如外出旅游、文化娱乐、知识充电等。近年来,文化春节越来越受到欢迎,正是源于其不断与时俱进、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春节文化消费如何创新形式,把“旧瓶”装上“新酒”,成为能否充分挖掘“春节经济”内涵的关键。
应当看到,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春节经济得以繁荣发展的根本内因。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春节始终突出了欢乐祥和、团圆和谐的主题,其文化内涵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持续打造春节产业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春节本身就是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其特有的符号如贴春联、挂灯笼、逛庙会等,不仅为节日增添了一种仪式感,更能使人们深切体会亲情、友情。
但是,当前一些商家对春节文化的内涵理解不够深,也使一些春节文化消费品和消费产业离节日市场很远,文化与市场在操作中出现错位,缺乏一种良性的对接,产品开发思路往往更加集中于功能、成本上,而忽视对消费者“个性化”“时尚化”需求的满足。
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途径在于创新春节文化消费形式,用创意打造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将年节文化通过产业化运作形成品牌效应。在春节这条文化消费链条上,不仅要有鞭炮、春联、年画、贺卡、年糕等标志性的“年货”,还要开发出具有春节喜庆色彩的影视、演艺、娱乐、出版、旅游等多种文化产品和服务。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各种节庆活动都是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这些节庆活动各不相同,有的以公益方式扶持新产品创作,有的把节庆办成一年一度的文化嘉年华,以丰富的产品直接拉动文化消费。我们的春节文化消费也可借鉴这种形式,把春节节庆本身经营成为一个文化品牌,使其年味更浓,影响更大。其中,特别要注重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弘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品牌文化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春节附加值,才能让老百姓满意消费,变“走马观花”为“细细品味”,变“蜻蜓点水”为“入木三分”,过上更为幸福、祥和、愉快而有意义的春节。 (原标题:“旧瓶”如何装“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