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广西灵渠申遗:秦王嬴政建 促中原岭南文化交流

2014/1/6 9:34:52 点击数: 【字体:

  “古老的灵渠两岸万木葱茏,古树参天,游船在碧波里划行,荡出一圈圈波纹。清流潺潺的古渠默默灌溉着周边万顷农田,小桥下的妇人正专注地洗着衣衫。”这是“背包客”杨先生2013年12月20日网络日记的开头。接连几天,专程从北京来的杨先生就“徘徊”在灵渠两岸,为的是“触摸秦人的历史,感受宁静的神韵”。

  然而,这种宁静正在悄然改变。自2012年底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之后,广西兴安灵渠越来越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桂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立平表示,随着灵渠申遗工作的推进和桂林创建国际旅游胜地工作的深入,灵渠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灵渠的千年风骨

  两千年前,秦王嬴政发兵大举进攻岭南的百越之地,为通粮道在兴安县境内凿开了一条极具军事价值和科学水平的人工运河——灵渠,这条渠道不仅巧妙地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也助力秦王统一了中国。灵渠全长37公里,主要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与都江堰工程结构形制相似,分沙泄洪原理相同,古人的智慧使这里枯水不旱、洪水不淹。

  景区导游介绍,灵渠的连接还推动了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融合,正因这独具匠心的设计,地理位置的独特,灵渠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一起被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1941年湘桂铁路通车后,灵渠在航运方面的作用逐渐被取代,近代主要是以灌溉为主,现今仍承担着灌溉和供水的任务。”桂林国悦灵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任蒋秋云说。

  亭台廊榭错落有致、秦汉建筑气势恢宏、市井风情触手可及……2002年,为重现千年前的历史文化,灵渠边上开始重建秦城水街和秦王行宫。2005年,水街的开街让兴安旅游业快速发展。

  文化旅游路在何方

  灵渠虽与都江堰、兵马俑、长城同为秦朝的大工程,后者如今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旅游景点,但灵渠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宣传做得还不够,2012年来灵渠的游客只有十几万人。”蒋秋云告诉记者,灵渠作为旅游景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发,但市场宣传一直定位于水利工程范围内,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且一直以保护灵渠原生态自然面貌作为首要,对周边原始森林的环境未能很好利用,旅游服务内容单一。

  “灵渠虽然漂亮,但是逛完铧嘴、大小天平、水街和秦王行宫几个特别的点,拍个照,用不了一天也就游完了。”从广东来灵渠旅游的小张正收起相机准备前往下一站阳朔。他说,灵渠和水街的古色古香其实比阳朔西街更有历史价值,却没有什么特色的商铺和旅社落脚休息,也没有象征性的旅游商品可以留作纪念。

  小顾是当地居民,她告诉记者,水街重建那几年非常热闹,经常有民俗文化活动,两边各类商铺也很多,而这几年的规划和管理欠缺新意,现在都变成了“早上米粉一条街,晚上烧烤一条街”。

  桂林旅游专科高等学院副教授秦春林表示,目前灵渠旅游的开发,主要是以静态的、展示性的观赏为主,这种方式游客逗留的时间短、花费小,也难以吸引回头客。“灵渠应积极开拓和探索一些体验性的文化活动,让游客通过视觉、味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参与或体验,真正体会灵渠文化的精深。”秦春林说。

  在申遗的路上

  “我们看好灵渠这次的申遗。”2013年2月,国内20多位经验丰富的申遗专家在灵渠实地调研时表示,灵渠申遗要素完整,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实用价值,申遗条件成熟。2012年11月,灵渠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由此,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家住水街的艾大爷告诉记者,事实上,祖祖辈辈有很多关于灵渠的历史故事,但“游客看到的只是遗址和自然风光,甚至本地人对这些故事也越来越没有兴趣。”他期待通过申遗可以改变这种现状。

  自灵渠申遗启动以来,兴安县在编撰灵渠保护规划、组织灵渠文化论坛系列活动、治理周边环境、清淤河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左志强是兴安县博物馆副馆长。在他看来,申遗是中国向联合国组织申报文化遗产,也是向全世界做的一个承诺。“申遗就要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灵渠的重要性,了解灵渠的历史文化,增强大家对灵渠保护的意识,并参与到宣传、保护和开发当中。”左志强说。

  “灵渠在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当中举足轻重。”桂林市文化局局长唐建林认为,灵渠申遗会提升灵渠乃至桂林旅游胜地的知名度,对桂林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意义重大。“从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等遗产地的发展来看,如果能申遗成功,之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难以估量。”(记者 李舒)(原标题:广西灵渠申遗:秦王嬴政建 促中原岭南文化交流)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01-03)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