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民国时期军事要地崇明岛出海港今景。
十里洋场凝聚着昨日的回忆,浦江两岸承载着今日的期盼。黄浦江作为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条支流,北去入长江,继而奔流不息出海,在江畔远眺浦东盛景,观滔滔江水奔涌入海,让人不禁思绪万千。
江海一体,是上海被自然赋予的独特地貌特征。从远古时期到西周年间,上海的许多区域还在海平面以下,形成陆地的过程较为缓慢。直到明清时期,上海才逐渐凭借港口优势发展起来。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上海是一座“由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城市。千年历史看北京,百年历史看上海。从往昔江南小渔村到今日之国际化大都市,海洋文化所孕育而出的城市气息和时代精神已经与这片土地血肉相连。
三港更迭 海纳百川
多方史料表明,上海的城市发展史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代:渔港自然经济时代、国内港口贸易时代、远东和国际航运中心时代。“由此可见海洋文化是上海城市变迁的内在动力。”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宁波表示。2012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7.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252.9万标准箱,两者均再度蝉联世界第一。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署了《南京条约》,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历经了200余年的历史风烟,港口贸易的日渐兴盛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上海的城市建筑风格,便是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海派文化最真实的写照。浦江两岸,欧洲古典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不同样式的建筑群落随处可见。纵使寻常巷陌,亦随处可寻西方诸国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符号汇聚在这里不但没有混杂突兀之感,反而呈现出一种音律般的和谐美妙。“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是长期引领上海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的城市精神,这种精神吸引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行业精英来此汇聚扎根,进一步丰富了上海的城市文化内涵。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将上海的城市精神展现到了极致。在当地诸多文化学者看来,上海的城市精神正是源自于千百年来的海洋文化积淀,与其“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的精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海防忠烈 光耀千秋
同中国其余海疆诸城相比,上海的历史虽不算久远,但其自繁荣那天起就饱经战火硝烟的洗礼。1842年,英国侵略军进攻上海,江南提督陈化成壮烈殉国,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前夕的最后抵抗;1860年,太平军三打上海,活捉“常胜军”副领队法尔思德,然而久攻未遂,被后世史学家评为太平天国后期再难崛起的标志性事件;1937年8月,中国军队在上海发动淞沪会战,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长达3个月之久,开辟了中国战场南方新战线,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清朝一直把崇明岛当做必守的江海第一道防线,然而在近代海防战略中它却丧失了应有的重要性。”崇明文化学者沈茂华表示。据他介绍,晚清和民国时期,崇明岛经常驻有为数众多的守军以拱卫上海。金山,自明朝以来就和天津、威海、镇海并称中国海疆“四大名卫”,抗击倭寇的英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1937年11月,在淞沪抗战进行到关键阶段的时候,正是日军利用涨潮和大雾在杭州湾一带突然登陆占领金山,对正面的淞沪战场构成了合围态势,迫使淞沪抗战终结。”上海《金山报》总编辑宋万军介绍。斗转星移,今日上海海疆之上虽然鲜见往昔之斑驳弹痕和战场遗迹,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不畏顽敌、英勇抗争的忠烈精神却浩然长存。
海洋民俗 生生不息
渔盐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时至今日,虽然早年的劳动生产方式已不复存在,但海洋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精神却未曾消逝。“工业污染导致传统海洋渔业萎缩,很多纯粹意义上的渔民已经改行。”上海市崇明区文化馆馆长黄晓说。但据他介绍,海洋文化所孕育而成的一些民风民俗依然传承了下来。在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奉贤胡桥滚灯”正是早年海洋文化传承至今的一个最佳注脚。“以前生活在海边的人们需要修筑海堤,在运送原料的途中逐渐有人开始用泥筐比赛、嬉戏,不但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还演变为今日的胡桥滚灯。”当地胡桥滚灯协会秘书长沈玉琴说。今日的胡桥滚灯不但不缺少非遗传承人,而且已经走进了当地的单位学校,编入了课本教材之中,成为了群众广泛普及并喜闻乐见的文体项目之一。
海洋文化在上海的城市中演变,逐渐发展成为了个性鲜明的“海派”文化。同“京派”的传统正宗相比,海派文化是“叛逆”的中西结合产物,它不但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和细腻,而且对异质文化体现出了一种宽容的姿态。在宁波看来,近代上海的海洋文化发展与西方的贪婪及船坚炮利有着一定联系,因此趋利和投机等文化元素也会渗透其中。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上海在文化发展中更应积极规避负面因素,努力构建和谐有序、进取文明的新世纪海洋文化。(原标题:上海:在历史与现实中体味海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