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获悉,我省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武昌鱼制作技艺”等16个项目入选,至此我市省级项目已达50项。
武昌鱼学名团头鲂,最早得名与三国东吴故都的古武昌有关,当时就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民谣,此后王安石、苏轼、岑参、毛泽东等历代名人都写过吟咏武昌鱼的诗词。最著名的是毛泽东那句脍炙人口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它让这一美食享誉全国,成为湖北的一道招牌菜。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毛泽东多次来武汉,为他做武昌鱼的是东湖客舍(即现在的东湖宾馆)的主厨杨纯清和助手付家宽。
据悉,此次入选省级非遗名录的“武昌鱼制作技艺”,保护单位是武汉艳阳天商贸发展有限公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姚伟钧说:“东湖宾馆、大中华酒楼过去都做过武昌鱼,大中华的柳学洪是第一代传人,如今已到第四代。近年来,艳阳天在传承和保护‘武昌鱼制作技艺’方面更突出。”
艳阳天董事长余震彦介绍,公司自1995年创办以来,就把武昌鱼作为“看家菜”之一,先后邀请付家宽、汪显山、蔡学仁等三位湖北鱼菜大师担任技术顾问。1998年,艳阳天的3名年轻厨师拜师付家宽,现在他们都成长为“湖北烹饪大师”,在首届中国美食节上捧回4金2银。
“我们每年可销售30万条武昌鱼,河北、河南、陕西等地消费者还能在当地分店尝到地道的武昌鱼。”余震彦说。
艳阳天还与鄂州武四湖渔场合作建立武昌鱼养殖基地,和“武昌鱼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卢永良联合成立淡水鱼鲜菜品研发中心,并通过武昌鱼美食节等推介武昌鱼文化。
据悉,我省共有56个项目和26个扩展项目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保护单位共113个。
武昌鱼是梁子湖特产
1955年首次定名团头鲂 记者黄征 通讯员孙慧
武昌鱼为何又叫团头鲂?人们常吃的鳊鱼和武昌鱼有什么区别?
昨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刘焕章介绍,1700多年前的三国初期,梁子湖隶属当时的武昌县,人们习惯把梁子湖里的鲂鱼和鳊鱼通称为“武昌鱼”。
易伯鲁为团头鲂定名
上世纪50年代之前,很多人误认为团头鲂和普通的鳊鱼是同一类鱼。
1955年,易伯鲁等30多位中科院水生所的研究人员在梁子湖进行新中国首次大型湖泊的鱼类研究。其间,易伯鲁发现了鲂属鱼类的一个新品种,定名为团头鲂。2009年,95岁高龄的易伯鲁去世。
刘焕章说:“团头鲂是梁子湖的特产,但过去学术界没有这个物种的记录。易伯鲁第一次为团头鲂定名,并确定了它的拉丁学名。”
团头鲂从梁子湖走向全国
刘焕章介绍,自古以来,武昌鱼在梁子湖一带是个模糊的说法,它包括团头鲂、三角鲂、长春鳊等鱼类。
1978年4月16日,本报刊登了易伯鲁的文章《武昌鱼》,文中说:“经过考证和推断,武昌鱼应是产于梁子湖的团头鲂。在50年代之前,这种鱼还未向外移植驯化,不但全国各地没有这种鱼,在湖北其他湖泊中也未曾发现……现在称作团头鲂的鱼,是经过调查研究,在50年代确定的新种。”
因此,国内外鱼类学者一致公认团头鲂(武昌鱼)的模式标本出自湖北梁子湖,称梁子湖为“武昌鱼母亲湖”,易伯鲁被称为“武昌鱼之父”。
过去只在梁子湖生长的团头鲂,从1960年起渐渐成为全国驰名的新兴养殖品种。
武昌鱼真有13根半刺?
如何区分武昌鱼和其他鳊鱼?
一些厨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普通鳊鱼有十三根刺、腹内有黑膜,武昌鱼有13根半刺、腹内无黑膜,餐饮界也将此作为识别武昌鱼的标准。
刘焕章说,所谓13根半刺,应该是指武昌鱼肚子上的肋骨(即大刺),但到底有多少根,要以易伯鲁的研究结果为准。
记者在易伯鲁的一篇论文中看到,他区别团头鲂和三角鲂的方法有3种:一是团头鲂的口宽阔一些,三角鲂相对较窄;二是两者的鳔形状不同;三是团头鲂有13根肋骨,三角鲂有10根。
“民间13根半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呢?”记者问。
刘焕章回答:“这里可能有一个变异的范围。但腹内有没有黑膜,并不能区分武昌鱼和其他鳊鱼。”(记者黄征 通讯员涂腊梅 刘甜甜)
武汉16项入选
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
传统技艺类(5项):
武昌鱼制作技艺
曹祥泰酥京果制作技艺
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
武汉国漆精制技艺
金石器物全形传拓制作技艺
民间文学类(3项):
黄陂民间彩词
梁子湖传说
卓刀泉传说
传统医学类(3项):
林氏中医疮疡外科诊疗方法
章真如诊疗技术
钟氏中医外科疗法
传统舞蹈类(2项):
高跷故事亭子
南湖高龙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
杨氏洪门拳
武汉杂技
传统美术类(1项):
竹雕
(涂腊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