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水下考古现场。
向海而兴的浙江宁波,拥有长达788.3公里的海岸线,9758平方公里的海域。“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河姆渡人就刳木为舟,开始向海洋开拓对外交流空间。盛唐开元年间设立的明州(宁波古称),是我国最早以海洋贸易为中心功能的城市之一,对外贸易港口的航线一直延伸到北印度洋沿岸……”78岁高龄的资深考古专家林士民认为,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和自古繁荣的港口商贸,为宁波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良好基础,宁波应让这张文化名片更加亮丽。
揭开海底的秘密
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6倍。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瑶表示,宁波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之一,是我国与海外贸易交流的重要口岸,也是抗击抵御外侮的前哨。据统计,浙江管辖海域内发现水下文化遗产42处、线索200多条。珍贵的水下文化遗产为浙江文物大省增添了亮色。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海曙月湖历史文化街区的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该所所长、研究员、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主任王结华从事考古工作已20多年,说起宁波水下考古事业,他如数家珍。
说到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的经历,王结华颇为自豪。那是2008年秋,水下考古队员在距离国际海域不过12海里的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北渔山岛小白礁畔水下24米深处,发现了一条沉睡160余年、后被命名为“小白礁Ⅰ号”的清代木质沉船。2011年春,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对“小白礁Ⅰ号”进行发掘,成为迄今浙江省首个获批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2012年夏,来自全国的30多名水下考古队员和科技人员齐聚渔山,会战水下。精美的青花瓷、紫砂、铜器和石质、木质文物等600余件船载文物出水。目前,“小白礁Ⅰ号”的船体发掘工作仍在继续,古船将进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边修复边展示。
文保新篇章
水下考古进入中国不过20多年,进入宁波仅10年。
10年来,宁波水下考古从纯粹的水下考古到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逐渐形成了“国家主导,部门协作,地方参与”的保护格局和极具特色的专业强项,相继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如,1998年12月我国第一个水下考古工作站——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工作站正式落户宁波,之后升格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基地;2010年7月,我国第一个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和中国·宁波港口博物馆在北仑春晓滨海新区奠基,北仑区政府为此投资7亿元,其“市区联动、合作共建”模式获宁波市文化创新特等奖;2012年5月,我国第一个县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挂牌,掀开了宁波水下考古走向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
据介绍,目前浙江拥有水下考古队员12名,宁波有9名。其中,水下考古教练1名(全国6名),水下考古潜水长1名(全国9名),能深潜60米至80米的技术潜水队员4名(全国共16名),出水文物科技保护人员3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宁波水下考古与保护专业人才均居前列。他们承担着浙江沿海及其内陆水域考古调查、探测、发掘和保护、研究任务,还频频出现在国内外重大水下考古活动大舞台上,参与了“碗礁Ⅰ号”“华光礁Ⅰ号”“南澳Ⅰ号”等重要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破解水下考古难题
宁波已成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事业重镇。但让王结华纠结的是,水下考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如水下文物盗掘现象在一些省市较严重,包括宁波在内的各地大规模围海、填海工程,临港工业和水上交通工程及活动,对水下文化遗产破坏日趋加深,而关于水下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目前尚不健全。宁波水下考古专业人才的发展环境和前景也不容乐观,水下考古属于特殊高危行业,虽然国家规定的水下作业津贴标准较高,但因受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限制,项目申报与作业天数不得不人为地压缩。王结华希望,对特殊行业应有特殊政策和举措,并为有发展前途的专业人才搭建和提供成长平台与条件,避免人才流失。
宁波市文广新局局长陈佳强说:“宁波文化发祥早、遗产数量多,具有海洋文化、浙东文化、藏书文化等深厚文化积淀,是中国大运河的最南端出海口和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宁波现已基本建成了文化大市,但还不是文化强市。”他说,今后要构建一馆两翼的博物馆体系和水陆并进的考古体系,让宁波进入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标题:探索中的宁波水下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