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对台工作品牌,务实开拓,推动对台宣传教育、经济联络、交往交流,让台胞沐浴漯河的温柔,让台商感受漯河的实在。在对台发展的道路上,漯河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歇,与台胞、台商共建舌尖上的“食品名城”,眼球中的“电子园区”,迎来了与台工作长足发展的前景
多元化打造陈星聚品牌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努力打造品牌,用品牌统领和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是漯河市对台工作的一大特点。认真发掘陈星聚背后的资源,努力打造文化软实力,统领和推动各项对台工作深入开展。
一通台湾打来的电话,点燃了漯河对台工作全盘希望
10月26日上午,漯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刘铁向记者介绍了漯河打造品牌的策略。刘铁告诉记者:“2006年7月份,我接到了一通从台湾打来的电话,台湾前新竹市市长蔡仁坚先生,要求来漯河看看陈星聚的坟墓。”
据刘铁回忆,几天后蔡仁坚先生来到漯河临颍,当时呈现在蔡仁坚先生面前的,只是陈家的一个小坟头,一片荒芜。刘铁开始思考:“用什么方法把陈星聚从历史的县志档案中请出来,让他从幕后走向前台呢?”
据了解,蔡仁坚是台湾前新竹市市长、历史学家、厦门大学客座教授蔡仁坚先对陈星聚颇有研究,并发表多篇研究文章。此次来到漯河,他提到陈星聚在台湾做了两件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事:一是用了四年的时间规划并带领台北人民在寸瓦皆无的稻田上建成了初期的台北市,二是在1884年,带领当地人民保卫台湾免受沦陷,成为陈星聚从档案中走出的关键因素。
蔡仁坚此次来访,让漯河台办从陈星聚的事迹中看到了生机。“当时我就在想,陈星聚既然是河南漯河临颍的,这不是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吗?我们一定要把陈星聚打造成一个品牌,用它统领和推动各项对台工作深入开展。
请出历史的档案中的陈星聚,亮出了两岸交流的名片
考虑到戏曲在漯河深受群众喜爱,要想让大家知道陈星聚,就要从“做戏”开始。何为“做戏”,怎么“做戏”?刘铁首先找到了漯河日报资深编辑、剧作家余飞,组织编排新编历史剧《台北知府》,用戏曲舞台(河南特色豫剧)的形式表现这一历史人物,搜集资料、走访、考察,经过三个月的创作,2008年10月该剧正式搬上舞台。
提起创作历史剧,余飞对记者说:“当时创造陈星聚这个历史剧,主要是因为陈星聚是个好官,希望大家通过看戏,了解六十八岁的陈星聚在台北保卫战中,让家人坐在后花园井边,‘毁家纾难’的故事,激发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2011年4月,经国台办批准,豫剧《台北知府》赴台演出3场,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黄敏惠、郝伯村等3000多台湾观众观看了演出,引起台湾民众热烈反响。
2007年漯河台办与临颍县政协商定,邀请对陈星聚有深入研究的谭建昌同志用2年时间编辑出版了《台北知府陈星聚》一书,并举办“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邀请台湾豫剧皇后张岫云为名誉会长。此后,陈星聚纪念馆也在筹备当中。
记者在陈星聚纪念馆看到,白色的陈星聚塑像、享堂、石牌坊、正门、掖门、陈星聚生平陈列室、碑廊、官箴廊景观、台北历史沿革及台北风情馆、墓园区、石桥、围墙等景观,历史文化浓厚。
临颍县台陈镇台陈村原支书69岁陈明安对记者说:“我记事儿以来,就知道陈星聚的故事,对陈星聚大家都很崇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我们当地村民把陈村改为‘台陈村’。当时,为了修纪念馆,高铁都向东移了10米。09年建成也给我们带来了福音。现在逢年过节,大家都去纪念馆参观,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很好的教育。”
此外,组织中小学生到纪念馆参观接受教育;与国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共同举办“海峡两岸陈星聚研讨会”;组织编写30集电视连续剧《陈星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陈星聚这个品牌项目,电视剧本2011年初开始编写,今年底将完稿,进入筹备拍摄;拍摄电视专题片《台北知府陈星聚》,进一步塑造大品牌。2012年3月,中国华艺音像实业有限公司派摄制组赴福建、台湾及漯河拍摄电视专题片《台北知府陈星聚》,今年10月份在中央四套《海峡》两岸播出。
漯河台办坚持不懈树立和打造陈星聚这个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海峡两岸媒体对陈星聚的宣传报道达3000多条,陈星聚品牌不仅在国台办已有3个项目立项,在海峡两岸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台湾政要到陈星聚纪念馆视察。
陈星聚纪念馆已被命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家“河南省对台交流基地”、“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AAA级旅游景点”,陈星聚的品牌也越打越响。
建设台商投资园区,背靠大树好乘凉
做好对台经济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是漯河对工作的中心。漯河市台办贴紧中心、服务中心,认真开展对台经贸活动,推动园区建设扎实推进。2007年4月,依托召陵区东城产业集聚区,在全省第一家挂牌成立了漯河台商投资园区。目前,漯河台商投资区累计已入驻项目76个(台资企业16家),总投资17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6个(台资企业6家),建成投产项目48个。
台商:政府就是我们的娘家
召陵区位于漯河市区东部,2004年9月成立,是全国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之一,历史悠久,是春秋时期诸侯会盟之地,还是文宗字祖、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说文解字》作者许慎的故里。召陵区采取多种模式筹措资金,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已经实现“七通一平”;加大人才投入,建立了一整套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税收、收费、服务保障、激励、荣誉奖励多个方面。每年都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治理行动,解决了一批影响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
为了最大程度地服务广大台商和投资者,实行了“人员派驻制、流程内部化”工作模式,专门抽调各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骨干人员,派驻到台商投资区,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并简化办事程序,杜绝了让投资者“两头跑”、“多趟跑”的现象,真正做到了让投资者坐等办齐一切手续。
26日上午,我们来到漯河市召陵区光华集团。光华公司是漯河唯一一家由台商独资经营的电子产业,主要生产液晶彩色电视、手机、笔记本电脑,音响、音箱、光源、照明器材、灯饰电器等产品。
提起漯河台办的扶持工作,刚从美国回国的光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漯河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贺华光介绍说:“漯河台办就是我的娘家,真是帮了我不少忙。对于我们台商来讲没有依靠,经营公司也是很有难处的。07年,我曾到过廊坊、扬州、昆山,最远还到过满洲里看市场行情,最后确定在漯河落脚,是因为看到了政府的决心。政府对我们的态度和照顾不是一般的,经常问我有什么困难,让我很安心。可以说,从早上吃过饭照顾到晚上盖完被。”
舞阳文化积淀丰厚,贾湖遗址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七声骨笛能完整吹奏现代乐曲,把人类文明推进了3000年,此次舞阳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家畜驯养地、文字起源地、宗教与占卜地、稻作农业的发源地,悠久的文化氛围和区位优势吸引了全世界最大的加硫鞋生产企业宏福集团落户舞阳。
在漯河舞阳县洪福集团,员工穿着统一的服装,分工有序的从事鞋业加工制造。宏福集团,作为一家大型跨国台资公司,总投资10亿元,拥有100多条生产线,专业生产运动鞋、休闲鞋和慢跑鞋,是世界上最大的加硫制鞋基地,在国外鞋业界享有很高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宏福集团台商吴其鸿谈到,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现在公司正在紧张招工。考虑到台商企业的困难,舞阳县统战部、纪委纷纷帮助其招工,并在乡政府门口张贴招工简章,力图以最大的宣传力度帮助宏福集团解决困难。舞阳县台办做好宣传,加强涉台教育,一方面积极办理涉台事物,打造“台胞之家”,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服务月”活动,为两岸和平统一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漯河台办通过几年的宣传、实地考察、建设,完成固定资产6.12亿元,达到“七通一平”,累计入驻项目76个,总投资170亿元,其中台资企业16家,光华、圣华、光鼎等一批电子产业项目的入驻,台资电子产业在园区已形成了扎堆落户的局面,并成为全省电子产业“一体两翼”战略中的重要“一翼”,2012年第一季度完成经营收入20.96亿元,2011年该园区被省发改委确定为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园区的自身发展和产业的聚集,使台商园区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得到了众多台商的高度评价。
注重交流,爱没有距离
漯河台办,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开展对台宣传教育、经济联络、交往交流和涉台事务等工作,促进和扩大两岸交流,积极为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几年来,漯河市台办充分发挥优势,致力于发展漯台间的各项交流活动,得显著成效,全市对台工作呈现出创新、务实、活跃、发展的新气势。
组织开展文化交流。先后邀请台湾中华博远文化交流协会、台湾台澎金马文化协会来漯开展文化书法交流,;组织少年学生教育、体育交流;邀请中华两岸婚姻促进协调会组团45人来漯开展涉台婚姻交流;邀请台湾科技界、妇女界等各界人士团组13个160人次来漯开展交流活动;热情接待来漯探亲旅游、观光考察的台胞台商750多人次;组织办理我市赴台交流团组38个350多人次,并做好行前教育工作九是组织赴省内外交流18次160多人次;协助办理赴台旅游138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全省成立第一节台胞台商台属法律维权服务中心,坚持涉台事务无小事,认真接待、办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已为台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08次,办理法律服务61件,维护涉台事务事关台胞台商台属的切身利益,台商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下一步围绕进一步加大对台胞、台商引资,明年举办台湾精品展,二是漯河围绕食品名城建设,邀请台商来漯河做食品经营,三是建台商大厦、台商生活园区,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平台,四是加强两岸交流,组织各项活动,加深友情,增进情谊,共同推动深入持久的局面。”刘铁在接受采访时说。漯河之所以成为河南省对台工作的先行者,其根本目的是带着感情工作,带着对和谐明天的期待工作。有了这样的发展思路,相信对台工作的明天会更美好。【原标题:漯河:品牌开发助对台工作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