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记者到焦作温县张寺村探访洪山调艺人马九信,发现他与2008年被“发现”时的状况并无二致:生活困难,没有传人,不同的是更见衰老。询问当地有关部门,一位工作人员称,洪山调虽已进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其传承现状“一个人影响有限”,加之“经费有限”,故未能对其进一步保护。
这种境况令人唏嘘,也令人质疑。
洪山调的文化价值绝不仅仅限于马九信“一个人”。洪山调被当地媒体报道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吴佳文等学者闻讯而至。调研发现,洪山调艺术起源于春秋末期,盛行于唐、宋、明、清及民国诸代,其板式齐全多样,曲调高亢,婉转细腻,优美流畅,音乐表现力丰富,艺术感染力较强。“洪山调独霸温县天下”的盛世长达千年之久,深受当地百姓的青睐和爱戴。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艺术独特、扎根当地的传统艺术,在倡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其传承绝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人在战斗”。
洪山调的传承也不该命悬“一个人”的有限生命。在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洪山调等说唱艺术的显著特点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2012年底,我省开始实施稀有剧种抢救工程。和进入“工程”的集体项目相比,洪山调和马九信显得“势单力薄”。但正因如此,洪山调的传承更易濒危,更应该被抢救。
维护文化多样性不容任何“一个”文化遗产传承者掉队。文化多样性即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从艺术流变来看,正因为异彩纷呈的文化和艺术的存在,才汇聚成璀璨而博大的中华文化。值此“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之际,应当设法让更多的马九信和洪山调们“精神起来”。
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对区域内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但愿洪山调及其传人的保护能引起所在地区政府的足够重视,让洪山调在进入非遗名录的同时得到名副其实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