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面,李金海就从背褡内取出一支半新的唢呐:“来,我给你们吹支曲!”一曲豫剧《洼洼地里好庄稼》,听得人脸上不由得涌出欣喜、豪迈之情。
现年65岁的李金海是沁阳“唢呐世家”的第四代传人,也是唢呐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谈到唢呐的命运,他的脸色有点阴:“以前,做寿、娶亲、升迁,都离不开唢呐;现在,差不多只有办白事时用,吹些悲凉嘶哑的曲子。”
据考证,唢呐曾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按照我省唢呐大家郝玉岐的说法,中原地区小孩子满月、做九、祝寿等12种民俗活动都离不开唢呐。李金海说,由于唢呐声音嘹亮,特别适合有喜事时用,沁阳农村有这样的顺口溜:“七寸唢呐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它,闷声闷气蛮难受。”
沁阳市群艺馆馆长张子林介绍,唢呐在沁阳传统悠久,产生了众多流派,群众参与广泛。早在1606年,“律圣”朱载堉通过阐明“十二平均律”改良了唢呐的发音位置,并通过“金鼓会”等活动推动了唢呐班的形成。明末清初以来,陆续形成了贾家、郝家、张家、马家等班派。上世纪80年代,沁阳最多时有50来个演奏班,500多人会演奏,可谓“乡乡有唢呐、村村有乐声”。
目前,唢呐在大步走向没落。究其原因,李金海说,第一,由于结婚庆典的花样多了,大量麦克风、音响取代了人工乐器班;第二,市场萎缩导致艺人涣散,即便是春节旺季,唢呐手按出演一场的费用80元至100元计,一个月十场也才收入2000元,没人愿意学;第三,唢呐越弱,人们欣赏唢呐的能力越消退。
“唢呐由嘹亮变嘶哑,是市场大幅萎缩的缩影。”张子林说,目前,沁阳市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倾力抢救唢呐。继成立唢呐非遗保护中心后,2006年,沁阳市组织了“百人农民唢呐团”,积极走出去演出。今年春,沁阳市实验小学在“金色阳光”学生唢呐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举行了“千人唢呐大表演”,成为沁阳市轰动一时的新闻。
李金海目前担任沁阳市实验小学唢呐课的特聘顾问,他还奔赴周边的博爱、济源等地,“跨境”授徒。他说,虽然时代变了,但唢呐声不能嘶哑。(原标题:非遗传人李金海担忧唢呐命运:“嘹亮不该变嘶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