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的何氏祖传秘制补酒制作技艺,沁阳的怀药膳食技艺,山阳区的国礼绞胎瓷制作技艺……日前,焦作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公示了焦作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这些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打破以往“非遗”项目以表演艺术类为主的格局,齐齐进入了候选榜单。
据了解,本次公示的名录共有30项,而民间手工技艺类就占了三分之一,分别是怀帮黄酒酿造技艺(沁阳市)、捏掌构皮纸捞制技艺(沁阳市)、四大怀药民间手工技艺(山阳区)、土布织造(武陟县)、李河陶瓷制作技艺(山阳区)、绞花(绞釉)瓷制作技艺(山阳区)、东高“高氏”古法造纸技艺(沁阳市) 等10项,这些技艺涉及吃、穿、用等贴近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跃成为项目最多的类别。此外,云氏针灸术(解放区)、中医理筋手法(解放区)、继善堂中医文化(沁阳市)等3项传统医药类项目也跻身此次非遗公示名单。
近年来,焦作市已推出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遗名录推荐的最初期,怀梆、太极拳等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体育项目一直占“主场”,到今年第四批,推荐名单悄然发生着变化,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项目最多的类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特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波说,民间传统文艺的形成,需要时间、地域、文化、传播等一定的条件,随着历史大浪淘沙的沉淀,其数量就像历史文物一样,是十分有限的,随着“非遗”挖掘的深入,项目一批一批地申报,曲艺类项目逐渐变少是正常现象;为了挖掘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评选的外延也有所扩展,此时,同样在民间生根、发展起来的传统技艺就突显了出来,它们贴近民生,服务于大众的生活,同样具有发现和保护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