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民间文学
1、温县《赵氏孤儿传说》
赵氏孤儿的传说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苑中的一枝奇葩。传说通过救孤搜孤、抚孤复仇等情节,向人们展现了中华民族舍己救人、除恶扬善的民族精神,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充分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故事颂扬了舍亲生救孤儿并忍辱负重的程婴和以自己性命为代价换取孤儿安全脱险、为正义献身的公孙杵臼,有力地鞭鞑了奸臣屠岸贾,以及昏君晋景公。赵氏孤儿的传说发生在三家庄,该村位于温县城的西北角,南依黄河北邻太行,焦温高速公路从村西穿过,东面和县城紧紧相连,地理位置优越,是温县城的黄金地段。
赵氏孤儿的传说是弘扬中华民族古文化精华代表作,挖掘整理这一传统传说,对于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传统文化精髓,原有的历史遗存渐遭损失,故事的挖掘、整理、传承后继乏人。近年来,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虽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赵氏孤儿传说的流传情况仍不容乐观,濒危的形势依然存在,亟待进一步加强保护。
2、修武《竹林七贤在修武的传说》
修武北依太行,南望黄河,历史悠久;夏商时,始筑宁邑。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伐纣途中遇雨而驻,修兵练武,遂更名“修武”。
三国魏晋时期,曹魏宗室姻亲的嵇康博才多学、疾恶如仇,因不满朝政,举家从京城洛阳迁至修武城北的百家岩。从此,嵇康的好友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也先后来到修武,和嵇康一起聚会在百家岩,饮酒赋诗,弄筝弹琴,议论朝政,品评人物。《魏氏春秋》载:“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籍侄咸、琅琊王戎,沛国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竹林七贤在修武活动长达四十余年,文献记载详实,有据可依。因他们在修武期间与当地百姓相与友善、朝夕相处,使修武人民难以忘怀,于是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和传说,有的虽未被载入史册,但被修武劳动人民口头相传,延续至今。
竹林七贤传说故事,情节完整,是各个历史时期修武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民间故事和传说虽无奢华词藻,但它们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传说的内涵、思想、寓意等方面或反映当时现实的社会背景;或反映历代群众的美好理想;或反映相关民俗事象的发祥原因等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文学审美价值。
《竹林七贤在修武的传说》大致可分为五类,其中遗迹类有《酒仙也醉酒》《嵇康讽官》等;济世类有《嵇康救民》《琴魂传说》等;民俗类有《修武人饮酒习俗》《七贤澄沙糕的由来》等;贤孝类有《七贤与孝女》《嵇康横笛的传说》等;其他类别有《聪明的王戎》《吓不死》等。这些传说大部分都与历史遗存相对应,具有浓重的修武地方色彩和独特性。《修武人的饮酒习俗》《七贤澄沙糕的由来》等传说直接关系到修武的民间饮酒文化、民间风味小吃等生活习俗。比如传说《琴魂》《仙人托梦》等语言生动,具有神奇色彩,反映的是修武群众的一种审美精神,表达了他们的美好愿望和心境,从侧面折射了修武人民的朴实和善良。与竹林七贤相关的民间习俗和审美精神等世代流传,传承的不仅仅是一段段故事、传说,而是一种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勤劳、朴实、善良、勇敢的精神。所以说《竹林七贤在修武的传说》是历史留给修武人民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竹林七贤在修武的传说》乃是修武人民的责任和使命!
二、 民间美术
3、孟州《黄河澄泥砚》
孟州市古称河阳,位于黄河冲积扇顶部的黄河北岸,境内由西向东有明显的低山——丘陵——平原的过渡特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西陵、南滩、东平原”各占面积三分之一的地貌特征,特殊的区域位置及特殊的地理环境,为黄河澄泥砚的生产提供了特有的生产资料,创造了特有的生产条件。
黄河澄泥砚,至今已有近一百二十年历史。光绪三年,创始人李天为,字育卿,自幼随父学习眼科,一次他在抄写医方时,不小心失手将祖传的一方古澄泥砚摔碎,便根据父亲自制用来研磨眼药陶钵碗的制作方法,采选来黄河泥土仔细揣摹、多次实验,经过过滤、沉淀、调配泥料等一系列的工序,终于作出一方含津如墨、质地细腻与古澄泥砚无异的黄河澄泥砚。由此他便在学医之余时常作一些澄泥砚,送给乡邻、亲朋好友,或前来看病的文化人,一时名声大震。后来他将技术传给三子李德让,李德让边行医边作澄泥砚,但大部分时间用在制砚方面,李氏之黄河澄泥砚绝技直到第三代李德让的长子李留照继承时,已完全脱离医术,专业从事黄河澄泥砚的制作,并将黄河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加以改进,技艺日趋成熟,如今由李留照长子李伟继承。
黄河澄泥砚,是利用本地黄河澄泥制成的一种独特“砚”台。其外形古朴典雅,体态古拙,古色古香,给人以艺术享受。更有的是它浸涵黄河文化的滋养,充分显示了黄河儿女对这片沃土的崇尚。但由于现代社会高科技的发展,黄河澄泥砚这一民间工艺的生产受着严重的商品大潮冲击,许多年轻人不愿动手来学习这一传统民间工艺,造成了传承人的短缺,带徒难,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黄河澄泥砚的传承及发展,使黄河澄泥砚这一宝贵遗产走到了濒危状态,亟待保护。
三、 民间音乐
4、温县《司马懿得胜鼓》
司马懿得胜鼓是优秀的民间打击乐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司马故里一带。现唯有温县安乐寨村能够完整传承并组织较大阵容演出。安乐寨村位于县城西南13公里的清风岭上。
司马懿得胜鼓是三国时期司马懿军中所创编的祝捷鼓乐,称“得胜鼓”。后传入民间,称为“司马懿得胜鼓”,迄今已有1700余年,历经沧桑,代代传承,随社会的兴衰而生存。先后经历了诞生期、传承期,低潮期、振兴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乐寨村的演出活动得到了空前的振兴,誉满省内外。
司马懿得胜鼓乐谱幽深,器具古老,服饰古色,艺术风格古朴典雅、粗犷豪放、气势磅礴、感召力强,且流行地域独特,民众参与广泛,蕴含着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是司马故里的一种符号象征,具有很高的音乐学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社会价值。对其实施发掘、拯救和保护,不仅能丰富中国音乐史,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对外文化交流,而且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5、武陟《盘鼓》
武陟县地处黄沁之滨,古属怀州怀庆府,自古以来是逐鹿中原的兵马走廊,也是黄河、沁河的洪水走廊。每逢改朝换代,各路人马鼓噪而行夺洛阳、取汴梁。三国时魏晋将这里据为后勤和官贵的休闲之地,竹林七贤武陟就有其二,鼓乐之盛更非他方可比。黄河、沁河三年两决口为患华北,朝廷每年征用大批民工修堤筑坝,堵口治河,督战的“催阵鼓”和祭祀河神的礼乐不绝于耳,数千年来武陟人民养成了喜乐好鼓的风气,村村有社戏和鼓队。
诞生在黄沁交汇处的盘鼓,在北方鼓乐中犹具有代表性。它历史悠久,威武壮观,霹雳震天。在古代,盘鼓是古代征战、河工抢险激励士气之工具,又是民间祭礼的鼓乐,为民俗活动增添了民间生活的色彩。
盘鼓的表演一般分为四场:第一场《闹年》,寓意四方神灵,保佑黎民安康、五谷丰登。第二场《黄河鼓韵》,集中表现出黄河岸边的鱼米丰收的景象以及黄河儿女的博大胸怀和顽强意志。第三场《五谷丰登》,表现了人们丰收的喜悦。第四场《龙吟虎啸》以激昂的情绪掀起了鼓乐的高潮,将黄河儿女的虎虎生机,铮铮铁骨活生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最后以龙的造型,体现出龙吟虎啸之势,把演出推向顶峰。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武陟盘鼓正处于濒临灭绝状态,为了传承、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陟县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组织引导鼓励,促其健康发展。
6、沁阳《郑王词曲》
“郑王词曲”(《郑王词》和《郑王曲》),是我国明代郑藩第六代世子朱载堉运用当时的民歌形式创作的词曲。朱载堉(1536-1611年),在怀庆府(今河南沁阳)度过了他不平凡的76个春秋。他是明代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和文化艺术家,他的成就达到了明代自然科学和艺术科学的顶峰。他一生研究成果涉及我国乐律学、数学、天文历法、物理、计量、音乐、舞学、文学、哲学等十几个领域,他最伟大的贡献,是在世界律学史上创建了十二个平均律,被尊为乐律圣人。
“郑王词曲”系指《郑王词分类汇编》和《郑王曲(工尺谱)》。《郑王词》有多种版本,民国二十四年刻本称为《郑王词分类汇编》,传称《郑王词》,又叫《醒世词》、《痴僧录》。共收录明藩端清世子朱载堉诗词147首,七律3首,五律2首,合计152首,约3.5万字。内容包括述怀、劝勉、禁戒、策励、感慨、戏谑、超逸等10个类目。怀庆府地处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带,词曲在河南、山西一带民间深得人民的喜爱,被辗转传抄。
《郑王曲》即《工尺谱》,原来在朱载堉改组的同乐会、金鼓会、民间响器和社鼓队中采编传抄,至今有400多年历史。共收编不同曲牌63个,今见最早的传抄本系清代晚期本。
“郑王词曲”流行于怀庆及大河南北、晋东南的广大地区,没有明确的谱系记载,仅有刻本与抄本传世。至于传诵演奏,除怀梆剧团和民间唢呐班子保留部分词、曲外,诸如以花鼓、旱船、围鼓圈、民间社火等形式也运用表演。
“郑王词曲”自乐乐人,自醒醒世,在民间传唱四百多年而不衰,可见其精神已深入民心骨髓,可见其实用价值之高,艺术生命力之强。认真保护研究《郑王词曲》,将有利于对我国文学史、音乐史与明代社会风俗民情的研究,故有其一定的学术价值。
7、温县《武德镇抬鼓》
武德镇位于温县城东北约15公里,与武陟、博爱二县接壤,南临济河,北临沁水,西连新村,武沁公路东西穿过,往南公路连接新洛大道。
作为我市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形式的武德镇抬鼓也叫吉祥鼓,其创编于乾隆年间,距今三百多年,经历了创立、发展、低落、振兴等阶段,历尽沧桑,代代相传。它将古代的阴阳五行、周易八卦、佛教哲理融于鼓乐之中,用粗犷豪放、气势磅礴的鼓乐表达、阐述着当地村民的期望和祈求,同时透射出其悠远的历史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保存完整的乐谱,古色古香的服饰,年代久远的演奏乐器以及极赋特色的演奏方式,更彰显了其厚重古朴、独特鲜明的特质。该项活动可在固定场所表演,也可沿途行进演奏,民众参与广泛,演员少则一百人,多则一百五、六十人,其不单单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凝聚了当地老百姓团结协作、奋进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现在能够将鼓乐完整传承下来,并组织较大阵容演奏的就唯有武德镇村了,故保护、传承武德镇抬鼓,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巨大的作用。
四、民间舞蹈
8、孟州《火龙舞》
孟州市槐树乡龙台村,位于城西北20公里处五龙岭脚下,也是孟州市制高点五龙庙所在地。该村有13个村民小组,约2500人,耕地面积6500余亩。其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群众勤劳致富,盛产“苹果”,有“果香飘万里”之称。火龙舞就缘自槐树乡龙台村。
“火龙舞”历史源远流长。相传以前,蜘蛛成精,污染天池造成天旱,玉皇大帝先派青龙前去捉拿,青龙大败,被困蜘蛛网。大臣建议,又派火龙前去交战,火龙龙口喷火,烧毁蜘蛛网收降了蜘蛛精。为纪念火龙为民除害,人们开始编排“火龙舞”。
龙台村“火龙”造型古朴奇特,极象麒麟,实属罕见。其制作主要靠身传口授。根据传说,疑起源于商周时期,据乾隆57年《孟县志》中《金石文》记载,该村 “火龙舞”,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8年期间已在“五龙庙”前参加祭祀乡赛活动,并且那时已是鼎盛时期,由此推测应该起源更早。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祭祀风俗代代相传,保留至今,成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
每年正月十五期间,龙台村的“火龙舞”都要到附近各地参加汇演。辘轳圈、三叠脊、龙上桌、龙口喷火、破四门斗、龙缠柱等造型奇特、动作惊险、招式丰富、气势宏伟,人在火中舞,龙在火中飞,场面十分热烈壮观。其独特的造型及叙事性的表演情节,使它广受群众喜欢,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素有“天下火龙一绝”之称。
“火龙舞”代代相传,承载了人们向往和平盛世,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为龙台村孕育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其无限的研究价值,广泛的艺术空间,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止境的。
9、博爱《苏家作龙凤灯》
苏家作龙凤灯源于博爱县苏家作乡苏家作村,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6年),由苏家作艺人黑旦所创,发展至今,已有181年的历史。旧时每年春节和苏家作村火神庙会期间,苏家作人为庆贺一年的劳动成果,期盼来年更好的收成,都要把如龙凤、麒麟、老虎、孔雀、荷花、鱼等象征富贵吉祥的动植物形象制成花灯,除在各家门口悬挂,还根据民间传说故事,把这些花灯组织起来,各扮角色,进行耍灯跳舞活动,龙灯舞和凤灯舞就是其中的代表。
龙凤灯舞是集体口头传承,主要传承人多为舞灯艺人。据老艺人们讲,博爱县旧时春节玩花灯极为盛行,并有每六十年举办一次“大耍灯”的习俗。清道光二年(1826年)是博爱县的大耍灯年,当时许良、下期城、城关九街等都有龙灯舞,而且舞得非常精彩,为了在这次大耍灯中取得好成绩,苏家作艺人毋黑旦(大名不详),根据民间传说故事将龙灯和凤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首次演出了“龙凤共舞”,使全县群众大饱眼福。之后,毋黑旦又在龙凤共舞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十种伴舞灯,编排了精彩的龙凤呈祥、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游戏凤、张羽煮海、文王拉纤、刘海戏蟾等有故事情节的灯舞,在当年苏家作火神庙会期间将龙凤灯舞演绎到了极致,自此苏家作龙凤灯全面形成。
近200年的形成发展,使龙凤灯逐渐演变成场面庞大,气势恢宏,节奏明快,粗旷豪放的民间舞蹈,加之数十种伴舞灯和群众耳熟能详的民间传统故事作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唯一的民族民间舞蹈,具有较高的继承推广价值和保护利用价值。
10、沁阳《高抬火轿》
高抬火轿形成于明清,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发展演变,成为百里怀川广大群众喜爱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
高抬火轿舞蹈艺术的主要发源地是沁阳市山王庄镇的万善村。明清时期该村分五大社,高抬火轿的主要表演者都居住在万南社区,所以又称为南社火轿。高抬火轿舞蹈表演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当时生活在丹水河流域的人们就有抬花轿闹新春的习俗,因为抬花轿本身就是一件喜庆的事,所以人们很喜欢这种艺术形式,也很乐意参与这种活动,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到了明代,隐居在丹水河畔九峰山下的朱元璋九世孙,布衣王子朱载堉赋予了抬花轿这种民间舞蹈表演艺术更新的形式,更深的内涵。
朱载堉虽贵为王子,却不以权势为意,“筑土室于宫门外,席藁独者十九年。”他辞爵让位后,隐居在九峰山潜心著书立说,他经常布衣幅巾,足迹遍布乡村,了解民间疾苦,对排除世俗等级偏见有着明朗的态度。当他了解到民间的抬轿夫也和吹唢呐的艺人一样,被称为下九流,就想为他们争到地位。于是,他就对当地百姓十分喜欢抬花轿这种民间艺术进行改进,设计了踩着高跷抬花轿的表演形式,让人们用仰视的角度看“轿夫”,用艺术的表现手段来提高“轿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之后,他不断研究改进,将白天表演改为晚上表演,将花轿改为火轿,把原来的布轿改为纱轿,轿的周围插上蜡烛,还能喷出彩色的火,寓为火旺、财旺,预示着一年里的生活红红火火。除了表演形式的不断改进外,从内容上也不断丰富。朱载堉把他创作的民间舞蹈广泛运用到其中,伴奏用的乐器也是他改进后的管子和唢呐,打击乐用的是“金鼓经”中的鼓谱。还把他自己编的“醒世词”“情理词”等谱成曲调让艺人们在表演中演唱。
高抬火轿是一项大型的集体舞蹈表演节目,场面宏大热烈,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精彩的节目已逐渐消逝,而且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相继谢世,高抬火轿表演濒临失传。因此,对该项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五、民间戏剧
11、孟州《河阳花鼓戏》
孟州市古称河阳,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故里。千百年来,在这块热土上,厚重的文化因子,传承着乡野的气息和书卷的墨香,也创造描绘出河阳花鼓戏这道风情浓郁的靓丽彩虹。
河阳花鼓戏是河南地方稀有剧种之一,由清同治年间孟州市赵和镇大马沟村刘同德、王世芝等人,根据宋、元以来流行于中原一带的踩高跷、划旱船等民歌小调,自设唱腔,所创的具有浓郁地方民歌风格的一种戏曲剧种。
花鼓戏班成立之后,逐渐向外传播扩大,至清末民初时,此剧种已有相当规模。仅孟州境内就有民间花鼓戏团50多个,并流行于温县、沁阳、济源、博爱、焦作、嵩山、临汝、鲁山县等地,上演剧目近百个。每逢演出,观众人山人海,喝彩声接连不断。花鼓戏在孟州境内家喻户晓,妇孺能吟,普及率颇高,从家庭院舍到田间地头,到处都可以听到花鼓戏的哼唱声。至今还流传着“人们去锄地,唱的是花鼓戏;在家纺线条,哼的是花鼓调”等俗语。
花鼓戏的唱腔多用“哼”音唱出,按照曲调填词,凡是一字多个唱音时,各字音的连接用“哼”音唱出,因此,花鼓戏亦称“哼哼戏”、“哼曲戏”。其唱腔、话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的曲牌主要有:叠落、满舟、太平年、银扭丝、剪剪花、背宫、阳调、满江红、靛花调、叠断桥、磕瓜子等14种,每一首曲子都如同一首风情浓郁的民歌,曲调细腻、规范、抒情、委婉动听,大都取材于民歌小调,根植于民间,宜于传唱,属于联曲体的戏曲音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由于花鼓戏来自民间,贴近生活,不受封建礼教和专权旧势力的羁绊,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被当局以“庸俗、有伤风化”之名通令禁演,从此花鼓戏班大部解散,只有少数民间剧团上演少数剧目延续至今。
12、武陟《二股弦》
武陟是殷商旧地戏剧之乡。《中国戏曲通史》称商代歌舞已成为国家祭典仪式中的重要部分。武陟有商汤墓,是祖乙迁邢(耿)的商代都城。清代《武陟县志》追述了祭祀歌舞的形式,并说“演戏虽非古礼,然亦古乐之遗也”。1981年武陟老城出土的乐俑,证明汉代武陟队戏盛行。明嘉靖年间,武陟大司马村建立了三个庙宇,即元帝庙、三官庙、火神庙,三个庙都有戏楼。传说,苗丁领班的二股弦戏班在这三个戏楼演出,也到县城城隍庙、关帝庙戏楼演出。当时武陟大一些的庙宇都有戏楼,可见明代武陟戏剧就很兴盛。二股弦戏在当时就从队戏走向了高台,成了舞台戏剧。公元1927年,彰德府(安阳)内黄唠戏班陈有国得罪官府,逃难来到大司马,终日在关帝庙卖唱乞讨。大司马二股弦戏班丁春全、苗报庆见他唱的好,其唱腔、调门与武陟二股弦接近、相似,就把他招进了二股弦戏班里来了。陈有国不仅唱念做打样样都会,而且精通乐器。二股弦从陈有国身上吸收了内黄唠子戏的精华,使唱腔更加完美,很受观众欢迎。戏班扩建成剧团,增加了许多剧目,成了豫北戏曲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多次在对台戏中夺魁。二股弦在武陟曾经发展了西滑封、东草亭、三阳村等四个剧团。
武陟二股弦不同于二夹弦,是稀有剧种,濒临灭绝,需要加以保护。
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13、博爱《月山八极拳》
博爱县北依太行,南临沁河,历史悠久,沿革多变。境内风景名胜古迹有月山寺、石沸滩摩崖造像、汤帝殿等。古老的月山八极拳,便发源于历史上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月山寺。
月山八极拳源于博爱月山寺,由月山寺第二代方丈苍公始创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据《覃怀志》载:“苍公名崇苍,北直隶保定人,武进士出身,因游览至明月山,遂削发披缁为大比丘”。苍公在月山寺削发为僧后,在月山寺大佛殿东北侧手凿洞穴,苍公自书此洞为苍公洞,每日在洞中潜练拳术,寒来暑往达三十余年,独创一套旷世武功——八极拳。“八极者,极言八方之远也”(《体育词典》327页八极拳词条)。此拳用途广泛,可攻可守,可张可弛。八极拳是苍公在洞中演练而成,故其劲力刚猛、气魄雄强,以气催力,以短制长。因八极拳初创于月山寺,故称为“月山八极拳”。八极拳初为寺僧强身健体和看寺护院所用。至明永乐年间,已在博爱县民间广为流传。苍公大师圆寂后,月山八极拳由苍公大师弟子妙先、妙庆、妙证所继承。此后,月山寺僧继承和发展了月山八极拳。月山八极拳继明永乐年间从月山寺传入博爱民间后,至清康熙年间又传入山东、河北一带。其僧俗相传,至今已历二十七代共800余年的继承发展历史。目前,八极拳已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东北三省、甘肃、宁夏等省市扎根、开花、结果。英国、美国、德国、荷兰等国也有大批八极拳爱好者,德国武协主席盖尔特、国际武联副主席史密斯、英国武术教练凯瑞曾先后来月山寺和八极文武学校考察交流。著名历史学家、武术名家马明达教授、北京体育大学门惠丰教授多次来博爱考察研究八极拳的继承、保护状况,对推动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七、民间手工技艺
14、修武《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
修武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南麓,因独特的地理构造和温度等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修武县五里源松花蛋就是源于修武县五里源乡马坊村。
修武县五里源乡地下水充足,且甘甜清醇,以前还有“渔米之乡”的美称。相传五代时期,燕王刘守光和丞相刘海因看破红尘,弃官来到风景秀美的五里源马坊泉隐居,后戏蟾得宝物成仙,随又造出仙蛋回报当地百性,后又将此蛋的做法传于民间,一直流传至今,现在被称作“松花蛋”,以前叫做“鸭子”。
五里源松花蛋从古至今在全国闻名遐迩。五里源松花蛋之所以在民间手工食品中成为佼佼者,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其自然环境优美,水源充足,水中生物种类繁多,尤以寄生在石头中的活虫为著名,称为“活石头”。野放鸭子吃“活石头”为主食,产下的蛋个儿大、皮薄、心红,且营养价值颇高;之二,此蛋经加入修武特有的山柴灰、土碱等配料,作出的鸭蛋的蛋清才会出现松枝、柏叶的精美图案;之三,五里源松花蛋的由来和发展,有着众多的美丽传说为证,使人身心得以享受;之四,五里源松花蛋配方和制作工艺以及传承方式极为严格,每个细节都非常讲究,虽制作用的器具简陋、古老,但产品却做工精良,每枚成品蛋几乎就是一件上好的艺术品。
五里源松花蛋是修武人民几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它是文化、历史、科学、发展史、美食、营养、地理环境等多种领域的综合载体,是一项非常值得我们去发掘整理、传承和发展的民间工艺。
15、武陟《武陟油茶制作技艺》
武陟油茶是武陟特产,享誉全国,蜚声海外。在新加坡,一碗油茶卖到4新加坡元。武陟油茶是武陟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产物,是武陟人民生存智慧、经商才能的集中体现。
武陟是黄河、沁河用高原泥沙积淀而成的平原,农耕文化发达,农业产品品种多,产量高。但是由于地处黄沁河“洪水走廊”和改朝换代的“兵马走廊”,在洪涝灾害的兵荒马乱时,武陟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逃荒。逃难路上,炒面是必备干粮和茶饭,在外谋生,用炒面冲成的“武陟油茶”,是本小利大的“生意”。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武陟卖油茶的人多,当地人把武陟人称为“卖油茶”的。至今在西安、宝鸡、天水,说武陟没人知道,一说卖油茶的,当地人就说:“知道了,卖武陟油茶的”。
武陟油茶历史悠久,春秋秦汉都有记载,在当地传说中,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在困境中都喝过油茶。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对武陟油茶情有独钟。清代康熙、雍正父子,在武陟都爱喝油茶。历代文人为油茶赋诗作歌,留下不少名篇名句。
武陟油茶配料讲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穷可充饥维生,富可品味消食,居家餐饮,外出必备。各代枭雄逐鹿中原,途经武陟,必定要炒制油茶粉为军粮。抗美援朝,武陟人最大的贡献就是炒制油茶,为最可爱的人充饥。工业化生产后,武陟油茶作为知名品牌,占领了国内外市场。
16、《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焦作地处黄沁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土质独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焦作孕育和生长了900多种药用植物,素有“天然药库”之称。特别是形成了有着独特外观和药性机理的“四大怀药”,且质优量大,被誉为道地药材。焦作地区种植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因焦作古属怀庆府管辖,所以史称“四大怀药”。
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河内县令范照黎作诗曰:“乡民种药是生涯,药圃都将道地夸。薯蓣篱高牛膝茂,隔岸地黄映菊花。”此诗真实地描绘了古代怀川人民种植四大怀药的历史场景。千百年来,四大怀药独特的药效和滋补作用蜚声海内外,向来为医家所推崇,历代中药典籍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本草纲目》记载:“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神农本草经》也载有:“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宋《图经本草》载:“牛膝生河内山谷……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真。” 宋代医学家苏颂曰:“菊花处处有之,以覃地为佳。”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中,怀地黄一药共见14处。
据《怀庆府志》记载:“地黄、山药、牛膝、菊花等俱出河内,为贡献常数。”有史料表明,自公元前734年封建诸侯卫桓公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周王室起,直至清朝末年,四大怀药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历代王朝。1962年国家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892种药材中优选出44种作为“国宝之药”,四大怀药俱列其中,怀药以其无可辩驳的滋补作用而号称“怀参”,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受到广泛赞誉。
早在明末,怀庆府的怀药生产销售就已形成规模,府属八县的药商纷至府城(即沁阳)开设药材行栈。之后怀药声誉与日俱增,到了清朝中期,城中药材行栈已发展到100多家。清康熙年间,怀庆药商形成庞大的“怀帮”队伍,纵横全国,相继在武汉、北京、天津、西安、安国等地修建怀帮会馆,并开设药行,怀药产品通过广州、香港、上海、天津等口岸销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而与之产生发展的怀商更是成为了至今还流传着“南有徽商,北有晋商,中有怀商”说法的重要角色,同时滋养、生发、繁荣着我们独特的怀商文化。
“四大怀药”和由古代怀药商人创造的怀药文化、怀商文化,是大自然及怀川的古代先民留给当代焦作人的宝贵财富。同时也使它足以能够成为我市地区品牌的担当者,所以保护、挖掘、传承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大怀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