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绞胎陶瓷非常精美与稀少,其经济与艺术价值都很高,现在市场上仿品也较多。乔会长特别就绞胎陶瓷的鉴定作了详细讲解,一般要从形制、胎土和釉面三个方面来看。
【形制】
基本仿造过关
每个时期的陶瓷造型都会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影响,所以在器物的形制方面往往有所不同。过去造仿品一般都是工匠自己想象着来做,会出现“臆造”,甚至将各个朝代的形制捏合在一起的情况,很容易被看穿。
随着人们收藏眼光的提高,现在仿品的技术也有很大进步,造假者也会看书或去博物馆看各个时期的实物造型,所以一般情况下,绞胎瓷在形制方面的仿造已经比较过关了。也就是说,从形制上看,仿品现在与真品已经较难区分了,因而我们鉴别时更应当注重胎和釉的方面。
【胎土】
新仿件质地更细腻,手感较重
唐代绞胎陶瓷的胎土一般多为藕粉胎与白胎两种,老的绞胎器胎土的烧造温度不是很高,因此质地比较粗松,如藕粉胎的胎土用指甲即能划出痕迹。
宋金时期的绞胎陶瓷一般做工比较细致,胎与坯都较薄,底足修胎非常精细;胎土较松脆,所以真品的手感会较轻。
新仿绞胎胎土由于使用现在的球磨机而更细腻,黏合度更强,器物一般手感较重。另外,仿品的修足一般也不太讲究,粗制滥造的较多。
【釉面】
开片细小釉面亮丽为真品
唐代的绞胎陶瓷与唐代的三彩陶瓷工艺性能几乎一样,所以釉面的判别也大同小异。绞胎的釉面与三彩一样,釉面开片细小,且开片边缘多微微上翘,施釉边缘一般无积釉现象。由于绞胎器很多是实用器,釉面边棱处多见磨损现象。釉面温润度、油润度强,釉面亮丽而不昏暗。
新仿的一般釉面较干燥,开片大而稀薄,在开片处还多见泛白线的情形;同时,往往釉面昏暗,施釉边缘还多见积釉与垂釉现象。【原标题:绞胎陶瓷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