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所保存的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跨越了上至仰韶、龙山文化,下至隋唐宋元明清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不但现存的古建筑享誉全省,而且出土的汉代文物也精美绝伦,如在轵城泗涧一带出土的陶都树、陶风车以及独有的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劳动、生活场面的西汉陶俑等,不仅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而在某些方面填补了我国考古历史的空白。陶都树、陶风车的出土还曾得到著名学者、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的大力赞赏,并写入他的《出土文物二三事》中。目前济源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已达14000余件,其中一级品18件,二级品157件,三级品2737件。此外,丰富的文物资源还体现在保存了大量的不同时期的碑碣石刻、名人题刻以及名木古树方面。如唐薛希昌的《有唐济渎之记》和《唐贞一先生庙碣》、奉仙观的《太上老君石像碑》、赵孟兆页的《投龙简记》、明洪武年间的《大明诏旨》碑、文征明的《七律诗碑》、阳台宫三清殿和玉皇阁的明代浮雕盘龙石柱、清乾隆御书的《盘谷考证》和重书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碑,以及济渎庙的将军柏、紫微宫的银杏树、阳台宫的龙凤柏和娑罗树等。
秀丽山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古代众多的文人墨客,李白、杜甫、白居易、岑参、李商隐、苏轼、黄庭坚、元好问、王铎等著名诗人、学者都先后慕名来游,留下了500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可以说,济源数量众多、价值颇高的文化遗存已经成为济源对外开放的一张独特的名片
近年来,济源市强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在保护好物质文化的同时,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和整理。2006年对《邵原神话群》、《愚公移山传说》、《王屋琴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收集整理,申报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邵原神话群》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为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已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共收集普查线索25614条,普查项目170个,其中,民间文学类90个,其它门类80个。其中民间文学《邵原神话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黄龙日盘八卦历》、《济源市天仙配故事源》、《济源市黄河船工号子》等五个项目被列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公布了52项济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积极申报,济源的“天坛砚制作技艺”2010年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原标题:济源市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