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青铜鼎
时代:春秋
来源:1992年1月济源市公安局移交
尺寸:高25 口径 22.3 腹径26厘米
收藏单位:济源市博物馆
该鼎为青铜质地,直口,深腹,圜形盖。盖顶有圆形捉手,一周由多根圆条形支柱与盖连接,盖上纹饰装饰华丽繁缛,盖顶部外侧由上到下依次分区装饰有菱形雷纹、火纹、回纹、宽平带纹、云雷纹一周,各区之间由凸弦纹隔开。腹部较深,圜底,上腹部饰云纹,蹄形足,足跟处装饰有兽面纹。整个器物显得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鼎的组合在商代一般为偶数组合,但发展到了周朝,形成一种列鼎制度,也就是鼎的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列鼎的数目在周代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列鼎通常为单数,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秦代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