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石砚各显风流
2013/4/11 8:59:0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1993年,河南三门峡市的汉墓中出土了一件盘龙石砚(图1),此砚通高12厘米,直径14.5厘米,紫石质,细腻坚硬。砚盖正中用高浮雕手法雕出相互盘绕的双龙,巧妙组成了一个盖钮。趾爪俱全的两条龙在砚盖上蜿蜒盘曲,有序散开,错落有致。砚盖边沿饰以网格菱形纹。砚座底部为下弧形,座下有等距离浮雕的三蝙蝠形足,以承接砚体。三蝙蝠均两耳直立,怒目圆睁,四爪着地作奋力撑托状。
此砚形制较大,气势恢宏,砚盖象征天穹,砚座象征大地,制砚艺人的巧妙构思和简洁娴熟的雕刻技艺,充分展示了汉代艺术的勃勃生机。蜿蜒盘曲的龙身、龙尾,强健粗壮的肢爪,粗犷有力的简洁刀法,加上雄浑质朴的整体形象,无一不表现出力量、气势、动感与速度,这正是汉代艺术的本质所在。作者又惟恐龙腾飞的力度不够,所以在每条龙的身上加刻了龙翼。
早期的龙是由各种图腾组合而成的,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大融合的事实,是华夏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产物。但各地的龙都有其地方特点,直到进入两汉时期,全国政权统一,象征王权的龙的形象才趋于规范。此盘龙砚上的龙与汉画像石上的龙、帛画上的龙都大体一样,由此奠定了龙的形象基础。
图2为1985年三门峡市唐墓中出土的一件箕形紫石砚,通高2.6厘米,长15.8厘米。砚身箕形,子母口,由砚身和盖两部分组成。砚盖上刻饰一梅花鹿,站立回首,口中衔草,近边缘饰阴刻线一圈,外饰卷云花草纹。砚池内有墨痕,砚身前端下部两侧有两个长方形锥体状足。整器造型雅致,美观大方,刻工精细,线条流畅。此砚石材为灵宝产的虢州石中的紫石,石质细腻纯净,色泽紫红油润,是少见的唐砚珍品。
箕形紫石砚在唐代十分流行,又称抄手砚,以其便于随手抄拿而得名。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的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给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尤其是书法艺术出现了诸多大家,所以,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开始为文人墨客所独钟,制砚业也就随之发展起来。
由于唐以前未发现适宜制砚的石料,多以普通的鹅卵石打磨制成。自汉至唐,主要使用的是陶砚,到了唐宋时期,各地才相继发现了制作砚台的优质石料。其中,有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东西端溪一带斧柯山的石料,以及歙州(今安徽歙县)所辖龙尾山一带的石料,都算得上是砚中之上品,当然也包括虢州石。
虢州石是历史名石,原产地是唐代虢州朱阳县(今河南灵宝市朱阳镇),一般称虢州石砚,是唐代名砚的一种。唐代的虢州,是春秋时期虢国稠桑属地(稠桑旧址在今灵宝函古关附近),因而虢州石砚又称“稠桑砚”。虢州石以灵宝朱阳产最多,灵宝川口乡、卢氏县杜关、范里乡也有,其石质细腻,硬度较软,易于刻磨,色泽油润,大多数为酱红色或铁红色,其上有圆形、椭圆形、鸟兽形、草叶形、树叶形等多种白色图案。有的石纹如山石罗列、泉水奔流、江河林木、团云天象等,有极强的观赏性。
此外,灵宝、卢氏还发现有许多唐、宋、明、清时期的墓志、碑碣、屏风、桌椅面、茶几面等,都是用虢州石刻成的。虢州石中,铁红色石多,紫色石数量较少,尤其是紫红石,石质优良,图案精美者更少。物以稀为贵,虢州石中的紫红色石被历代文人雅士所珍爱,多刻成砚台、笔架、纸镇、水洗等物品。宋代文人杜绾在其著作《云林石谱》中,将虢州石列为历史名石,称为“奇石”。而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又以文献的形式在《砚史》中记载虢石为:“理细如泥、色紫、可爱、发墨、不渗,久之石渐损毁,硬墨研之,则有泥香。”
这件唐代紫石砚,不仅整体造型精致、美观大方,梅花鹿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具有发墨快、储水好之特点,足可与四大名砚相媲美。作者:李 云 马伟峰【原标题:汉唐石砚各显风流】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20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