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济源 >> 济源工艺 >> 工艺赏析 >> 浏览济源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磨尽墨香千年砚 人才匮乏乱象生

2013/4/7 14:05:27 点击数: 【字体:

磨尽墨香千年砚 人才匮乏乱象生

盘谷砚(资料图片)


    开栏的话

精湛的民间技艺,绵延的民间传说,奇特的民间风俗,优美的民间舞蹈……它们依托于人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的方式延续,它们就是被誉为历史文化“活化石”、有“民族记忆背影”之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去年3月至10月,河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基本立项22万余个。今年6月,省文化厅评出了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即日起,今报将推出特别报道,为您揭秘。

说起砚,人们首先便会想起中国四大名砚,其实,在河南有一种天坛砚,其历史更悠久。从1972年恢复天坛砚生产到今天,济源的天坛砚名扬海内外,然而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全市仅有的3位天坛砚大师的手艺传承迫在眉睫。

飞天来石制成砚

伴随着叮叮当当的响声,济源市宣化中街218号大院内,一位名叫韩艳民的工人左手拿着剔凿,右手持小铁锤敲打剔凿,而剔凿的下面,是一块青色的石头。

“这块石头,就是天坛砚石,凿刻好后再经过一番打磨,就是天坛砚。”韩艳民说,他凿刻的这方天坛砚,名叫“荷塘小趣”,“你看,这上面的荷花、荷叶已经露出来了”。

38岁的韩艳民说得轻巧,但这背后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方砚台很小,就这一片荷叶,我坐在这儿凿了3天。”因为,把一块青石变成一方砚台,没有其他办法,只能一刀一刀地雕刻。

“像这样的砚台,做一方需要半个多月,如果加班的话,一个月最多能做两方。”韩艳民说,如果是形制比较大的砚台,一个人一个月顶多做一方。

据介绍,这些天坛砚石产自济源城西的王屋山天坛峰盘谷泉畔,因山顶有传说的轩辕黄帝祭天之坛,故名天坛或盘谷。现在,已发现开采的石坑有盘谷坑、天坛坑、砚山坑、黄龙坑等多处。目前已开掘采用的砚石有30余种,上乘的有青斑、红墩、天蓝、麦叶绿、猪肝红、柳芽黄、焦白、金线玉带等,子母、三彩、瓜子石比较少见,被视为砚中珍品。

据地质学家考证,王屋山在寒武纪时代形成,盘谷曾是海湾,后因地壳变动隆起为山脉。海水中大量泥灰沉积物在长期高压之下逐渐形成今天的砚石。

千年古砚磨繁华

“一千年前,天坛砚就出名了;而它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济源市群艺馆馆长孙生芳说,1986年,济源出土了汉代四龙戏珠砚,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天坛砚,距今已有2000多年。

孙生芳说,别看这一方小小的天坛砚,它承载了太多的兴衰。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对位于当时河南济源和河北田盘的两个盘谷地名进行考证,使济源的天坛砚更加引起文人墨客的关注。艺人们把盘谷全景搬上了砚面,刻成“盘谷全景砚”,天坛砚的制作也从此进入鼎盛阶段。

当时,济源城北的西许村家家从事制砚,邻近的东许、大社等村庄也有艺人以制砚为生。天坛砚吸收了南北文化的精华,既有江南的纤秀细腻,又具有北国的刚劲浑朴,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由于历史原因,近代中国天坛砚的生产举步维艰,尤其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盘谷砚生产已呈衰败之势,直到1972年,天坛砚才恢复了生产。

1973年1月8日,外贸部和轻工部联合召开了十大名砚产地会议,时任济源工业局副局长的张英秀参加了这次会议。

据张英秀回忆,当时,她在会上把韩愈的一铭一文背了背,很轰动,会上要求盘谷砚尽快恢复生产,当年就要上春季广交会。广交会上,7个盘谷砚全被日本人挑走了。之后,济源开始年年拿到订单,最多的一年拿到6万元人民币的订单。在上世纪70年代,这是一笔很大的生意。

三位大师撑局面

“有史以来,关于制作天坛砚的艺人,记载很少。”孙生芳说,关于制砚艺人的最早记载,就是清代学者谢慎修所著的《谢氏砚考》,文中有“盘谷砚工牛世臣”的记录。新中国成立前,出名的艺人有牛修成、牛修善、牛修荣、牛修明、牛修显、牛明照等,他们的姓名在地方志中留存了下来。

1972年天坛砚恢复生产,有关部门组建了济源县盘砚厂(后改为济源市工艺美术厂,今天名为济源市文宝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聘请西许村制砚艺人张复兴、牛明忠、牛明初、牛乐仁、张怀贵带徒传艺。他们培养出一批优秀艺人,张许成、张书碧、张开泰均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张书碧、张开泰还是“河南省首届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有意思的是,当年这三人在一个工厂工作,而今,三人分别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但都和天坛砚紧密相连。“这仨人,唯有张许成还在当年的工厂里。”孙生芳带记者来到了济源市文宝工艺美术有限公司,63岁的张许成正在指导工人刻砚。

和张许成不同,张开泰离开工厂后,自己创办了济源市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天坛砚厂。

孙生芳说,1973年5月,张开泰拜名艺人牛明忠为师,牛明忠刀法精深,透刀、旋转刀等技巧被人称绝。张开泰继承、发展了师傅的刀法,并运用了玉雕的多种工具,使刀法更为精细。

和张开泰一样,离开工厂的张书碧分别在新乡、济源两地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他在天坛砚的设计风格上不断探索,得到了胡絜青、钟灵、秦岭云等书画名家和美学专家的精心指导,形成了温文俊秀、圆润凝重、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张书碧很有心,他不但坚持创作,还一直从事天坛砚的研究和整理工作。”孙生芳说,在张书碧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了他先后编著的《中国天坛砚》、《盘谷砚谱》等多本著作。

人才匮乏乱象生

“在今天的济源,只有张许成、张开泰、张书碧这三位大师了。”孙生芳说,当下,天坛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的匮乏。

孙生芳说,当年天坛砚恢复生产时,一批老艺人带出了这三位新艺人。如今,他们都已是花甲之年,手艺的传承迫在眉睫。“60岁以下的人中,轵城镇毛田新村的高跟栓是最优秀的一个。”孙生芳说,高跟栓今年37岁,经常向三位大师讨教,他最大的特点,便是善于根据石头的颜色来雕刻不同题材的砚台。

“天坛砚要发展,就需要把这门技艺一代一代传下去。”孙生芳忧虑地说,天坛砚面临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市场。

据悉,现在济源生产天坛砚的厂家有十多家,“大师们制作天坛砚,精益求精,而其他一些厂家雕刻出来的天坛砚很粗糙,艺术性、思想性均无可比拟;因为成本低,所以他们的砚价格也低,这对市场是一种伤害”。

“我们最害怕的问题,就是天坛砚重蹈洛阳唐三彩的覆辙。”孙生芳说,时下天坛砚所面对的局面,虽然不能用“生死攸关”来形容,但称其为“转折点”一点也不为过。【原标题:磨尽墨香千年砚 人才匮乏乱象生】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文化中国-中国网 2010-07-07
0
下一条:刘红军 细说砚文化上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