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25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南省文化厅、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周口市文化局、淮阳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原民俗传承与保护论坛”在淮阳县羲皇宾馆成功举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周广莲、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崔为工、中共周口市委宣传部长刘保仓、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甘源、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裴景岭、周口市文化局局长王少青、淮阳县人民政府县长胡景旭等领导出席论坛,来自省内外的近30名民俗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在论坛上发言。
本次论坛以中原民俗传承与保护、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活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方法、传统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与当代公共文化空间等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中原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传承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论水平,积极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马文辉司长对论坛的举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指出,中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包括太昊伏羲祭奠在内的众多极具农耕文明特质的民俗活动,在中原地区具有极强的民众自发性和稳定的实践频率,系统研究和深入探讨中原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意义深远,而且对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论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他最后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我们要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指引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框架内,全心全意开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论坛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陶立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郑州大学教授高天星、河南大学教授高有鹏、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陈江风、河南教育学院教授闵虹、魏崇周、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景亮、尚春升、河南省民俗协会副主席乔台山、周口师范学院教授牛明功、李治中等分别作了主题发言,从中原民俗的历史渊源、发展规律、存续状况、濒危原因、传承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剖析、对中原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法、保护途径以及开展整体性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提出了诸多可行性的建议。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明晰了思路、增强了信心,是一次恰逢其时的论坛、是一次成功的论坛。
最后,与会专家和学者还签署了《中原民俗传承和保护淮阳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