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墨盒是盛装墨汁之器,始创于清嘉庆、道光年间,晚清、民国时期十分盛行。旧时读书人书桌上大多有此物,为当时文人墨客的常用文化用品。
相传,清乾隆年间,有位读书人离家赶考。他的妻子在为他收拾行装的时候,觉得丈夫要背着分量不轻的石砚走路,实在很辛苦。这位聪明的妻子突发奇想,找出一个自己日常用的粉盒,装进丝绵,把墨研好以后,将墨汁倒入粉盒,浸在丝绵中。于是,墨盒便应运而生。墨盒较石砚轻巧灵便,且能保持墨色的黑、亮和滑润。同时,赶考的书生也不用在考试过程中再费时费力地磨墨了,有诸多好处。
墨盒的制造工艺及材料复杂多样,制造多采用铸造、焊接相结合的手法,间有错金。所用材料则有黄铜、白铜,也有掺少量红铜、白银的。还有白铜、红铜、黄铜共用,名“三镶”,是最为特殊的。至于镀金、镀银,也很常见。
铜墨盒虽小,艺术表现形式却很丰富。将书法、绘画、印章用刻绘的形式表现在洁亮的铜质上。刻铜墨盒由同治初年秀才陈寅生所创。陈寅生,名麟炳,顺天(今北京)人。他通医学,工书画,能自书自刻,曾在北京琉璃厂开设专营刻铜墨盒的“万礼斋”,后改名为“万丰号”。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云:“京师厂肆专业墨者推万礼斋为最先,刻字则始于陈寅生秀才。”陈寅生能在盒盖上刻芝麻粒大小的楷书,二三寸见方的盒盖能刻一篇《兰亭序》。
刻铜墨盒发展迅速,从造型上看,以长方、正方、正圆、椭圆为主。也有不少造型奇特的,如树叶形、扇形、桃形、古琴形等。从最初简单的天盖地式发展成多样形式,大小薄厚也各不相同。大者有近半尺长,小者如一节手指大小,样式丰富。
当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还是那些名家刻制的或名人使用过的铜墨盒。香港苏富比2003年春季拍卖会上,一只御制铜胎珐琅画岁鸟图镂空六棱温墨盒的估价竟高达50万港元。可见,铜墨盒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而今,中国特有的铜墨盒不仅值得收藏,而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颇值得重视与研究。孙锦【原标题:漫谈铜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