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光
陶瓷艺术的发展,是伴随着陶瓷匠人审美能力和工艺手段的提高以及历代文人书画艺术家的介入而提升的。一件件优美经典的陶瓷刻绘作品,是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艺术精神通过匠人与书画艺术家共同创作,经过金木水火土的铸造与洗礼,产生的灵与土相互游走合璧的精灵。
明清两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高峰。两朝皇家特别注重景德镇陶瓷生产,往往集中全国的人才和物力,来保证官窑景德镇陶瓷的质量,由此也出现了大量胎体精细、釉质润净、制作规整的瓷绘作品,特别是颜色釉瓷的精细讲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但是在皇家统治下,瓷器画工大多遵循程式套路画法,无法表达个人真实意愿。随着清朝国力衰败,皇家御窑厂停烧,部分御用画瓷高手流落民间并自由结社。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文人画瓷,追求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的风骨,用充溢的时代气息冲破了明清官窑的藩篱,将瓷器的精美和当代绘画艺术结合起来,开辟了画家画瓷的先河。
“珠山八友”在陶瓷艺坛活跃了近百年。这个高峰过去之后,中国瓷绘进入一个民间艺人和匠人复制、仿制为主的时期,少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上世纪80年代,朱屺瞻、谢稚柳、林风眠、关良、唐云、陆俨少等都曾尝试瓷上作画,虽然他们只是偶尔为之,数量很少,存世作品业已成为稀世瑰宝。近些年来,画瓷高潮兴起,越来越多的书法、国画名家介入瓷上书画,大批艺术格调高的瓷绘作品层出不穷,受到大众和收藏家的追捧,瓷器绘画到今天已经进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春天。
陶瓷绘画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过程,高岭土从配料、拉坯、造型、绘画到烧窑要经过近百道工序,每个环节都非常严格,只有高超的拉坯技术、巧妙的设计和绘画、恰到好处的窑变才能成就一件传世好瓷器。
景德镇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它熔工艺、书法、绘画和诗词于一炉,真可谓“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新中国成立以后,景德镇传统的制瓷手工艺虽然得到部分保留与发展,大部分在不断地流失和消亡,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绘画,是精美陶瓷的画龙点睛之笔。中国传统书画素来讲究笔墨,对于线条的掌控和驾驭能力,是一个艺术家在技巧层面的最终追求和终极关怀,这跟打太极拳的人要练一种浑圆之力是一样的道理。总之,艺术家只有在笔墨过关的前提之下,掌握好陶瓷的工艺特征和材料特性,才能如愿把纸本的技巧移植到陶瓷上,通过探索和实验,创作出自己想要表现的题材,拓展艺术表现空间。窑变本身是一种未可知,它让艺术家和创作者永远徘徊在期盼和忐忑之间,这种不可知对他们来说却是最大的诱惑和挑战。画瓷是很上瘾的,也往往于上瘾中出佳作。
(本文作者为山东艺术学院职业教育学院院长、山东艺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本报驻山东记者 陈丽媛 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