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日”。6月14日,我们将迎来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在种类繁多的文化遗产项目中,一些工艺美术类项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千百年的传承中不断汲取时代营养,让传统之美浸润当代人的生活。
文化遗产厚待中原
中原沃土,孕育了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明;勤劳智慧的先人,也用灵巧的双手为我们留下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技艺:镇平玉雕、洛阳三彩、钧瓷、汝瓷、汴绣、黄河澄泥砚、民间剪纸、木版年画、农民画、泥咕咕、柳编、香包……
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张玉骉介绍,我省工艺美术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项,进入省级名录的有71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14人,省级传承人102人;此外,还建立了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对钧瓷、汝瓷、汴绣、唐三彩等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意义。
产业+创新,盘活文化遗产
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工艺美术项目有些得到重点扶持,成为地方名片和特色品牌;有些却面临困境,在产业发展和技艺传承上遭遇瓶颈。如何让历史遗珍在当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业内人士表示,应从保护与传承两方面入手。
其一是“生产性保护”,通过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进行生产,以产业发展带动保护,又以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体现了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互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得。
张玉骉告诉记者,河南许多地区的工艺美术产业已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和文化名片,如禹州钧瓷、镇平玉雕、洛阳三彩、固始柳编、南阳丝毯等。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工艺美术项目带来了资金、知名度与大量从业人员,对于其自身无疑起到了一种保护作用;同时,发展产业也正贴合了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进入市场、走入日常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和审美需求。
那么,“非遗”产业该如何发展壮大呢?张玉骉认为,首先要培育品牌,打造出自己的特色。然后,通过开展评比、节会等活动进行推广,“例如禹州钧瓷文化节,就对钧瓷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外,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与大河报社牵头举办的“镇平玉雕产业发展座谈会”、“舞阳农民画创意产业发展座谈会”等研讨活动,也帮助这些“非遗”产业理清了思路,明晰了未来,对产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保护和传承,永远是文化遗产的关键词,在张玉骉看来,传承不是一味复古,而是可以适当地在传统基础上融入时代因素。
“中原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谓中原壶,是将传统的钧瓷、汝瓷、绞胎瓷等烧制技艺与当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更适应当代生活需求的新作品。“这一方面丰富了中原历史名瓷的艺术表现形式,让新一代陶瓷艺人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使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历史名瓷走入更多人的生活,被当代人所认知,扩大其影响力。”张玉骉说。
此外,镇平玉雕、汴绣、农民画等“非遗”项目,也在创作题材上融入了“中国梦”、“钓鱼岛”等全新的时代主题。同时,张玉骉也表示,创新永远不能脱离传统的土壤,否则便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不可能长久传承下去。
主题链接
先人的手工
一、浚县泥咕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泥咕咕是一种泥塑小玩具,因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咕咕”。据说隋末农民起义时,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曾在古黎阳也就是现在的浚县与隋军大战,不少将士和战马阵亡,为了纪念这些牺牲的将士和战马,军中一些心灵手巧的人就用当地的黄胶泥捏成泥人、泥马表示怀念之情。这一技艺随着历史的发展延续了下来,流传至今。
二、朱仙镇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朱仙镇木版年画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
三、方城石猴(入选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方城石猴又称“画石猴”,是源于南阳方城县独树镇的一种民间石雕艺术品。民间艺人采用当地石料,雕出猴子形状,然后用黄、绿、红、黑等颜料涂染勾画在石猴身上制成,故又称“画石猴”。方城石猴起源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在民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四、陕县剪纸(入选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县剪纸独具特色,首先,大部分剪纸艺人都是男人,“须眉不让巾帼”;其次,要边剪边唱歌,真有情调!最“奇葩”的一点则是崇尚黑色,在婚礼、春节等喜庆场合大量使用黑色剪纸,这种以黑为“正色”的传统据说始于夏朝呢!作者:王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