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阁中的扑蝶表演扣人心弦,惊险刺激,让人大饱眼福。
盘鼓声声震耳县城一片欢腾。
舞狮表演花样繁多,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浚县古称黎阳,位于河南省北部,系国家级历史文化城。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远古的遗存、遗风形成了浚县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社火就是其中的瑰宝,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家住浚县城关镇东大街的郑中如,是浚县社火的老会首及主要组织人之一,8岁就开始出会上妆。如今虽年近八旬,但仍为浚县社火的发展牵肠挂肚。
“我在世上的年岁虽不多了,但要尽微薄之力,把浚县秧歌会的唱词写下来、谱上曲,抓紧时间整理出来,会有用的。要不,我一去世,那些秧歌唱词再想找,就找不来了。”老人感叹说。
浚县社火是群众自发的进香朝拜活动,与正月古庙会是相依相存的,浚县的庙会有多久远,社火就有多久远。
社火在浚县简称“会”,是浚县群众性传统娱乐活动的一种,浚县民间社火后赵时已有雏形,唐宋时成规模,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县有60%的人能耍社火,每年庙会都有100家社火队参加表演,参演人数3万多人,观众30多万,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
浚县社火的主要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狮子舞、高跷、秧歌、花船、竹马、龙灯、抬阁、背阁、抬老四、大头舞等。
值得一提的是抬阁、背阁。抬阁系数人合台一块木板(近年改为胶轮车驮),板上载有化装戏剧人物,不作表演。背阁是一武士背后捆一铁制背架,约二米,将化装好的儿童固定在支架顶端,呈“骑鹤”、“站立”、“站花”、“站刀尖”、“吊秋千”等状,儿童不做表演动作,靠下面背阁武士晃动,使其摇头、摆袖。
近年来,浚县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民间社火表演协会,把民间社火的保护和传承纳入县直和乡镇工作的责任目标,并组建精品社火表演示范队,挖掘整理恢复濒临失传的传统节目。目前,已建立踩跷秧歌、舞狮、高跷、竹马、花船、抬背阁、担花篮、花船、顶灯九个社火品种20个社火文化生态保护村,并对600名艺人实行重点保护,同时建立由文化、教育等相关单位参加的社火教学工作组,设立中小学社火教材编写组,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社火传承教学。
每年正月十六的社火大赛,已举办了20多届,用于扶持、保护社火玩会。2009年,鹤壁市将浚县正月古庙会更名为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并作为塑造鹤壁品牌、提升鹤壁知名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将其办成中原地区乃至全国性的社火大赛。(原标题:国家级历史文化城浚县:社火搅春潮 薪火传千年)
来源:大河报 时间:2013年0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