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的古字碑
五岩山孙真人洞前立有一通名曰老君古字碑的石刻,其字形奇特的碑文让人犹如看天书一般不知所云。正因为如此,许多慕名而来的专家、学者和游人专门把碑上的文字一笔一画地抄下来,以便回去深入研究。
然而,长期以来,正文仅有56个字的老君古字碑就像个难解的谜,让致力于考证和研究的人们食不甘味。2006年,郑州大学的两名教授曾专程来到五岩山考察老君古字碑,他们在当地住了一个多月也未考察出什么结果来,最终还是带着遗憾回去了。也曾有人长期研究老君古字碑后仍不得其解,于是对这项研究失去了信心,甚至认为碑文纯属古人的一种文字游戏。
老君古字碑上的文字乍一看似乎都认识,可是真正读起来很多人会发现正文中的56个字一个也不认识。这56个字均是由少则两个字、多则5个字组成的,因为文字生僻、字形奇特,所以人们称其为“古字”。
这些“古字”分为七言八句(如左图)。既然是字,就该具备形、音、义三个条件。这56个字的“形”一目了然,全是由汉字构成的。而它们的“音”和“义”分别是什么?难道真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是古人的文字游戏吗?
老君古字碑不是文字游戏
我市的几位退休教师和山城区鹿楼乡元泉村的李改明、鹤山区姬家山乡沙锅窑村的冯玉生等文史爱好者对老君古字碑的“文字游戏”之说并不认同,他们熟知五岩山的历史,认为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五岩山上玩文字游戏不大可能。因为五岩山是历史上的道教名山,在中国医学史和宗教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在五岩山孙真人洞前竖立老君古字碑也应当有其特殊的用意——被道家后人尊称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始祖,汉桓帝称老子为“仙道之祖”;我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邈集儒、释、道于一身,被称为孙真人,其养生、修德、自爱的道学思想观念与老子的人生观可谓一脉相承。“所以说,在孙真人洞前竖立老君古字碑不是在搞什么文字游戏。”长期致力于老君古字碑研究的李改明说。
早在1991年,李改明等文史爱好者就对难读难懂的老君古字碑产生了浓厚兴趣。李改明从五岩山上抄下了老君古字碑的碑文,并将自己实地抄来的碑文与当地一户村民收藏的手抄碑文进行对照后发现,同为56个字的老君古字碑碑文,却有5个字的偏旁部首不一致。
尽管这时李改明等人对这56个字的音和义一无所知,但是他们凭借着对传统文化的一腔热情,从此开始了对老君古字碑追根求源,对碑文的音和义进行考证和研究。
他们首先从《康熙字典》入手,遍查历年来不同版本的《康熙字典》,最终查到了29个与老君古字碑上字形相同的字。字典中注明这29个字中的大部分字的出处为:“太上作,安徽亳州碑有之。”由此看来,老君古字碑与老子有关。这样,他们更增强了破译老君古字碑的信心。
为了找到老君古字碑中另外27个字的读音和字义,李改明经人介绍向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教授求教。不料这名教授对碑文进行一番研究后,竟也认为这些字是生编臆造出来的,不过是文字游戏而已。李改明等文史爱好者对这名教授的观点不认同。李改明说,字典对老君古字碑中的部分文字有明确注解,再说它是文字游戏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于是,他们又找来《说文解字》《字汇》《正字通》《中华字海》等工具书,再结合《康熙字典》,不分昼夜一页一页翻阅,一个字一个字查对。最后对实在查找不到或把握不准的字,他们上门向工具书的出版单位及北京图书馆的专家请教。
通过大海捞针般的艰苦努力,老君古字碑文中的56个字的出处、读音、字义全部得以破译。原来,老君古字碑碑文内容为:
“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呼去吸来息由吾,性空心灭本无着。寂照可欢忘幻我,为见生前体自然。铅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群仙。”
仔细品味碑文,分明是炼丹人、道家修行之法则,哪里有一点文字游戏的味道?
“比如‘药’字,碑上的古字由‘自’、‘家’、‘水’三字组成,就很能说明问题。”李改明说。道家通过养生修炼,谋求清心寡欲、凝神静气、血气调和,以达到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道家把养生修炼称作“炼丹”,而“丹”有内外之分。练内丹即为自身的修炼,练外丹则指提炼药物。自身的修炼是延年益寿的内因,炼外丹是延年益寿的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道家把炼内丹放在养生的首位。碑文的第一句“玉炉烧炼延年药”,意思是说通过人体自身这个“玉炉”,以人体自身产生的津液即“自家水”为原料来烧炼延年益寿的“药”。延年益寿的药对人来说非常宝贵,而它其实就是“自家水”。这8个字开门见山地指出了道家的练功方法。
通篇碑文虽仅有56个字,却将道家奥妙无穷的修炼方法展露出来。
逐字考证 注留人类
老子与孙思邈均追求养生与修德相统一,认为这样才能延年益寿。他们也是历史上的长寿之星,都活到了100多岁。这样的长寿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从老子到孙思邈,道学文化从萌生到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播,走出了一条“参天地、同日月、契造化、返自然、还本我、修性命的金丹大道”。
自1991年起,老君碑上面的56个古字让李改明着了迷,他一打开字典等工具书或史料便茶不思饭不想,进入了忘我的境界。2005年2月,几位与李改明有着相同志趣的文史爱好者相约加入到了李改明研究老君碑的工作中。当年,碑文中的56个字的音和义都“找”到了。而碑文的出处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什么,就成了李改明等人接下来要研究的课题。他们在五岩山一带走访调查时了解到,现在人们看到的老君碑是当地的几位老人根据他们收藏的手抄本于1986年刻制的。有人说,五岩山上最早出现的老君碑系当年孙思邈所立,这通碑在“文革”期间被毁掉了。遍访当地老人,谁也未见过孙思邈所立的老君碑是什么样子。
于是,李改明等人通过各种渠道与道教界和学术界的人士联系,请求他们为老君碑的考证和研究提供帮助。在利用信件和电话向外界请教的同时,李改明等人先后到老子故里鹿邑县,全国知名的道观、出版机构、科研院校走访。这期间,他们得到了许多有益的指点和大量的文献资料,使老君碑研究最终有了结果——两年后,《老君古字碑诠释》一书最终定稿。该书尚未出版便受到了宗教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先后有4位权威人士欣然为其撰写序言或题词。
“我们水平有限,研究老君碑费尽周折,总算出了成果。”年届六旬的李改明如释重负。虽说“水平有限”,正如学者姚仲杰在《五岩山与老君古字碑》一文中所说,《老君古字碑诠释》一书“体现了李改明等人做学问的严肃性和对传统文化高度负责的精神”。
通过研究老君碑,李改明被身边的人视为“古字通”。李改明说,他们在多位权威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证,发现老君碑上面的文字是从前道家的专用字,这些文字中有许多是由老子创造的,即书中所说的“太上作”。由老子造的字组成的老君碑的碑文又称“养生长寿丹诀”,其文字与一般汉字不同,均由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这种特殊的造字方法体现了道教及道家对丹、道所涉及的事物的认识,所造文字既象形又会意。比如老君碑上的古字,第一句就一目了然地表达出:“炉”为人自身,“烧”用阳火攻,“炼”需木石土,“延”为心上命,“年”为千万数,“药”即自家水。其后各句的文字也是如此。
对56个字的老君碑的研究结果形成了长达3万余字的《老君古字碑诠释》一书。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的任法融先生看完《老君古字碑诠释》的书稿后,对李改明等人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表示赞赏,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任法融欣然为《老君古字碑诠释》撰写序言:“五十六字,生僻古怪。养生理法,无不尽含。据碑刻留,老子所作。人体生命,延年益寿,是为人类,永恒课题。今逢盛世,河南鹤壁,李氏改明,酷爱文化,深有造诣。究竟此文,多年辛苦。搜索文史,寻访人间。将此古碑,逐字考证,修整梳理,已集成书,即将面世,注留人类。可喜可贺,功德无量。今草为序,以俟来哲。”
学者姚仲杰根据李改明等人破译的老君古字碑的内容赋诗一首:“玉炉精气自身宝,循道填取觅平衡。吐故纳新元气聚,熊经鸟伸弯大弓。性命双修仁者寿,恬淡寡欲乐自生。铅汞神仙是流传,真功应读黄老经。”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胡孚生在《鹤壁五岩山老君古字碑记》一文中说:“当前,全世界文化革命的‘第二个轴心时代’已经到来,中华民族要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河南鹤壁市诸贤达为破译老君古字碑走访学界多人,锲而不舍,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弘扬先进传统文化奋斗不息。余感其志,特叙述老君古字碑之寓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有关部门已决定将李改明等人对老君碑古字的诠释刻于五岩山上,为景区增添新的亮点。
鹤山区五岩山上有一通石碑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一些研究人员外,认识该碑碑文的人为数极少,能够理解其意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在今天看来,名为老君古字碑(也称老君碑)的这通石碑碑文奇特怪异、生僻难认,其文字少则由两个字组成,最多的则由5个字组成,许多人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文字游戏。
我市几位文史爱好者通过对老君古字碑寻根求源、逐字考证、反复研究,最终将研究成果写成了《老君古字碑诠释》一书。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等多位宗教界和学术界权威人士为该书撰写序言,对这一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