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万张烟标,9万多个品牌,100多个国家,20多本收集册……在宋歆看来,每张烟标背后都有它独特的故事。27年里,收藏烟标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10月12日,在山城区宋歆家中,记者看到,一些烟标册子已经泛黄,柜子里还有大量尚未装订的烟标。宋歆说:“我这几天一有时间就拆烟标,手都是疼的。不过因为这是自己的爱好,所以再辛苦也值得。”战友带来各地烟标 宋歆说,烟标是他小时候最爱的“玩具”。“那个年代,玩具很少。于是,五颜六色、图案各异的烟标就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男孩子都会从父亲那里要过来,叠成三角玩。这也算是我最早开始接触烟标了。”
童年的记忆永远是美好的,或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宋歆小小的内心就对烟标产生了亲近感。
1983年,18岁的宋歆来到湖北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给宋歆带来了很多他从未见过的烟标。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烟标在宋歆手中可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当时部队都要出板报,我就看哪些烟标上的图案比较好看,就照着画在板报上。”宋歆说,这段时间,这些烟标可是帮了他不少忙。随着对烟标越来越多的了解,他更加喜爱融合了绘画、摄影、书法、印刷艺术的烟标。同时,他也了解到了许多天文、历史、地理、动植物、科技以及旅游等多方面的知识。
他真正开始收集烟标,是在他退伍那年。“我记得是1986年,我要退伍了。有一次,在《解放军报》上看到有人专门收藏烟标。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东西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觉得很有意思,退伍后就开始专门收集烟标。”宋歆这一收集就是27年。从烟标上读历史 宋歆最钟爱的是一批“大跃进”时期产的烟标,因为年代较为久远,很多都已无从考证。“当时一个公社或一个村就有一个烟厂,部分烟厂只是印出来烟标后,却因为资金不够,没多久就倒闭了,就只剩下这些烟标了。”
这些烟标上的地名如今沿用的很少,很难考证其具体位置,宋歆将它们专门集成一册。翻开可以看到,里面许多地名还沿用着老式的写法,有些地方的烟厂早已停产。“我手里有些烟标是我专门到各个烟厂,去其档案室要的。”宋歆说,“因为烟厂会对所产每款香烟的烟标进行存档,而且也有许多没有用过的烟标。有时候收集到的烟标,已经残破不堪,为了找到新的,只要知道了当初生产它的烟厂,我们就会找过去,请工作人员给我们一张,大多时候能如愿。”
在宋歆整理的烟标册中,一张芒果牌香烟烟标特别引人注意。宋歆说,这张烟标图案的背景是,1968年,毛主席把刚果总统赠送给他的两个非洲芒果转送给了工宣队以示关怀。后来就以此芒果为原型设计了烟标图案。
宋歆的烟标除了自己到古玩市场购买、朋友赠送之外,他还会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各地的烟标爱好者进行互换。这样他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见识到了许多没见过的烟标。收藏生涯故事多 收集烟标有时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宋歆说,一次他在一个村里,看到一位老大娘的针线筐上贴着一张烟标,上面写着的厂址为平原省林县城内,而平原省这个名称早就不存在了,这个烟厂也已成为历史。“我当时觉得这张烟标挺特别的,就向老大娘说明来意,希望能把筐子上的烟标取下来。但是这张烟标已经用桐油覆盖在里面了,不能直接撕掉,大娘就直接将这个筐子送给我了。”
当时,村里的妇女做筐子为了美观,就将烟标贴在上面,再刷上桐油,既耐用也好看,而宋歆将烟标取下就有点儿难度了。当时能够清除桐油的只有乙醚,但是乙醚作为一种市面控制用量药品,轻易买不到。”宋歆为了能买到乙醚,就一遍遍地向上级打报告,最后经过同意才买到二两乙醚。
因为乙醚是极易挥发的一种液体,宋歆在刷的时候都是拿着小刷子蘸一下就赶紧盖上瓶盖,刷一遍后再蘸一下。如此反复,才一层层地将桐油刷去,露出烟标。“为了这张烟标可是费了不少劲,刷去桐油后,撕烟标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哪里糊得太紧给撕坏了。”
他还用一条烟换过一个日本牌子的烟标。“有一年,我在火车上见到一个旅客吸的是一种日本牌子的香烟,我问他能不能把烟盒给我,对方不同意。好说歹说,最后我用了一条价值45元的香烟才换了过来。”宋歆回忆,“当时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他1个月的工资也没多少。一条烟换下来虽然觉得出了血本,但是也值得。”
除了在火车上换烟标,宋歆还曾经沿着铁路线捡烟标。“我舅舅家在陕西咸阳,每逢探亲,我都会在西安下车,然后沿铁路线步行20多公里到咸阳,一边走一边捡烟标。”宋歆说,有一次他在西安火车站下了车,车站旁的垃圾堆上有几个烟盒,他就捡了根树枝翻,周围的人看他西装革履的样子却捡垃圾,都投来异样目光,他却浑然不觉。亲手制作烟标册在宋歆家中,不少外国烟标记者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些都是朋友出去旅游给我带回来的。”宋歆说,“外国的烟标图案一般以数字和字母为主。”
一般纸质的烟盒都可以拆,他就把烟标拆好后整理出来,但是有些烟盒是用铁皮之类的材质制成的,不能拆开,他就只能一块收在箱子里了。
看着桌上摆着的几本册子,宋歆说,这些册子都是他自己装订的。翻开这些手工烟标册,记者看到装订针脚十分整齐,不由惊叹:“你是男人还当过兵,没想到针线功夫还不错啊。”宋歆听后笑着说,这都要归功于部队的锻炼,缝缝补补对他来说不是难事。【原标题:宋歆:27年痴迷烟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