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鹤壁 >> 名人名家 >> 身边名人 >> 浏览鹤壁

吴志月和他的《新华字典》

2013/10/14 8:50:51 点击数: 【字体:

吴志月和他的《新华字典》
吴志月老先生的《新华字典》。

 
    195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一版《新华字典》开始发行,随后历经几代上百名专家学者10余次大规模修订,重印200多次,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新华字典》伴随无数国人成长,它不仅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变化,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10月8日,淇滨区的吴志月老先生与记者分享了他和一本《新华字典》的故事。学生时代的良师  翻开吴志月的《新华字典》,一股浓浓的古旧书籍的味道扑面而来,纸页暗黄薄脆,书的装帧设计还是线装书的样式,字典里边的字都是繁体字。最为特殊的是,它是通过民国时期创立的音标检字的。

    1963年,为了鼓励上小学三年级的吴志月学习,一位亲戚送给他一本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以当时的条件,谁能用上一本《新华字典》,可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无论学习新课文,还是翻阅课外书,《新华字典》都与吴志月形影不离,帮他解疑释惑。

    当时,吴志月所在的班里只有9个学生,这本《新华字典》让其他同学十分羡慕,有人甚至打起了“歪主意”。

    “那是上五年级的时候,一位同学借走了我的字典看,后来借来借去竟找不到了。过了几天,我在教室里突然发现了一本跟我的字典一模一样的字典,但打开一看,上面写上了别人的名字。”吴志月说,他找到这位同学,该同学振振有词地说写着他的名字就是他的。最后,吴志月翻开字典,找到亲戚写着寄语的那一页,该同学不得不将字典归还给吴志月。

    这本《新华字典》陪同吴志月走过了他的学生时代。参军、工作时的益友  吴志月介绍,这本字典里几乎每一页都有图画,动物、植物、建筑、机械等绘制得栩栩如生,“在书籍和纸张十分珍贵的年代,它可是一本小百科全书”。

    “1969年12月,我从河南到山东济南军区当兵,按照当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和政策,我们经常到很多地方灌注坑道。我走到哪儿,这本字典就跟到哪儿,我一直用毛巾包着它放在背包里。”吴志月说,字典陪他走遍了大半个山东。

    当时,为响应毛主席“天天活学活用”的口号,战士们在部队中经常读书读报。在当时的部队中,字典很稀缺,吴志月的这本字典成了仅有的一本,于是,上级安排吴志月先阅读报纸书刊,查阅不认识的字,然后再念给其他战士听。

    1975年,复员回家的吴志月来到市轻化局工作,这本字典便在他的办公桌前“安了家”。每当起草一些正式文件的时候,字典仍是吴志月必不可少的益友。字典承载成长记忆  如今,《新华字典》已经进行了多次修订,每一次修订都折射出了强烈的时代特征。“如同一台影像机,《新华字典》记录、反映了我们这代人随同新中国数十年来的风雨变迁。”吴志月说。

    “虽然现在家里有很多新版本的《新华字典》,但仍不舍得丢掉这本字典。因为每当翻阅它时,就如同看到了自己成长的每一步足迹,它承载着我太多的回忆。”吴志月说,现在,闲暇之余,他经常翻看这本字典,回忆数十年来社会的变迁及自己的人生。【原标题:一本写满往事的字典】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淇河晨报 2013年10月11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