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邱俪华
据《新闻晨报》报道,面对面观看殷商时期甲骨片上的占卜文字,亲手抚摸司母戊鼎内壁铭文的秘密,一次性饱览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绵延几千年的发展流变……11月6日至18日,作为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河南文化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精心打造的《汉字》展将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与观众见面。
日前,记者赶赴安阳,实地探访展览筹备情况,获悉这将是珍贵的甲骨文第一次成系统大规模走出安阳。此外,通过高仿真青铜器的“裸展”(观众可用手触摸仿真展品)和多媒体互动等方式,本次展览也将为观众提供一次 “亲手抚摸”中国汉字起源与流变的难得机会。
面对面接触甲骨片
说到汉字起源,甲骨文是不二话题,而河南安阳殷墟作为甲骨文的出土地,一直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充满敬畏感和神秘色彩。尽管信息的发达和网络的发展,令观看甲骨文资料变得十分容易,但“面对面目睹甲骨片”的机会却十分难得,而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告诉记者,这一次来沪的《汉字》展,将为公众提供这样一次珍贵的机会。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迄今共出土13余万片,总计单字字数约5000个,目前可释字约1500个。这次的展览,馆方将以图片、高仿制品和多媒体的方式,精选一些极富研究和观赏价值的甲骨片,令观众近距离感受甲骨文的魅力。
因为是第一次走出安阳,馆方在挑选标准上定位了众多形状完整、学术价值高和具典型意义的甲骨片展品到沪。届时,观众可以鸟瞰河南殷墟宫殿宗庙区,循着考古学家的脚步走进殷墟甲骨窖穴,同时有机会观赏到注释详尽的甲骨刻辞内容。殷人无论大小事都要进行占卜,因此这些刻辞会饱含祭祀、战争、田猎、气象预报、生育甚至车祸等细节,十分珍贵有趣。展览现场还会有专业讲解员,而注释方面,除了做到专业详尽,还将配有中英文对照,方便观众观看。
抚摸高仿真青铜器
传统的展览只能看不能摸,而这一次的《汉字》展览另一大亮点就是观众可以亲手抚摸展品。馆方告诉记者,在甲骨文之后的金文展示环节,让观众抚摸青铜器上镌刻的金文将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特色。
金文又称吉金文字、钟鼎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的总称。其内容主要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征战、盟约等事件的记录,以及对祖先及王侯们功绩的颂扬,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金文研究中最富盛名莫过于属于商代晚期、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该鼎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目前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商周铜鼎。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为“姤戊”,“姤戊”为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十分值得一看。
为了突破观众的观展体验,目前馆方已经精心挑选了司母戊鼎、毛公鼎等5件青铜器文物制成同样大小的高仿真展品送往上海艺术节,以“裸展”方式展出,观众尽可以伸手去触摸这些古老的文字。
“文字简史”让你三秒变专家
精心挑选的甲骨片和裸展青铜器之外,本次展览还特别制作了触摸屏等多媒体方式,生动展示一部完整的“汉字简史”,让观众也有机会成为“汉字专家”。比如,车、水、门、贝、本,这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汉字,如果要你分别写出它们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五种不同字体的写法,分别用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来书写,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但对于认真看完这次展览的观众,这个绝活将不再成为难题。
此外,展览也涵盖了汉字在书法、篆刻、碑刻、印章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展示,因此,无论对于书法爱好者,还是对甲骨文充满期待的普通观众,这都将是一次难忘的文字之旅。(原标题: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展 凝视千年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