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二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在河南省安阳市拉开帷幕。 文化和旅游部民间民族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唐建军、非遗司干部王辉,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鹏等出席开幕式。
首场演出由河南省太康道情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上演经典名剧《王金豆借粮》及《大登殿》一折,让到场的观众过足了戏瘾。在随后的9天时间里,每天在古都安阳上演两场,共有18场剧目依次精彩上演。
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之处,是我国传统戏剧集中分布地区,剧种繁多、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交流频繁,传统戏剧广泛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民众对于传统戏剧有着深厚的情感。今年的第二届展演活动主要邀请分布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的剧种(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主)参加展演。
本次演出剧目全部选用传统剧目,观众可原汁原味地欣赏到各剧种的特色表演。如山西省的上党落子《程咬金招亲》,晋剧《富贵图》,河北省的大平调《闯幽州》,山东省的吕剧《小姑贤》,河南省的宛挷《铜台关》、内黄坠剧《大宋金鸠记》等。
戏剧艺术是我们的国宝,中国传统戏剧源远流长,不同地方的戏剧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其演出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通过这次展演活动,能够进一步弘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进一步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戏剧艺术。
“第二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大力支持下,由河南省文化厅、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安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山西省文化厅、河北省文化厅、山东省文化厅协办。
【相关链接】
【剧种、剧情简介】
“太康道情”剧种简介
太康道情源于春秋远古时代,是一个历史悠久、唱艺新颖、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欢快流畅的稀有剧种。大约于清同治十一年左右,豫东一带的道情(曲艺)艺人吸收借鉴了曲艺鼓儿词、莺歌柳、豫剧、越调及当地民间小调的有机成份,形成了道情剧种。此后,经历代艺人的不断加工、完善和改进,道情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太康道情以唱功为主,其声腔或低迥婉转、妩媚情柔,或俏丽活泼、欢快激越。道情以声控塑造人物,多以“三小”戏为主,擅长叙事抒情,表现家长里短之间民间俚俗,充满豫东一带的乡土气息。在豫东南、皖西北至今流传着 “任凭少锄二亩地,也不能耽误看太康的道情戏”、“宁可面发酸,也要听听太康道情班” 的民谣。2006年太康道情剧种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金豆借粮》剧情简介
《王金豆借粮》为道情传统剧目之一。文生王金豆和张爱姐青梅竹马,自幼定下婚约。后来金豆家遭天祸,渐趋破落,不得已栖身在破庙里,靠乞讨度日。大年除夕,王金豆家无米面过年,无奈,奉母之命到张爱姐家借粮,与其妻、嫂在秀房内展开一连串的喜剧冲突。生动表现了王金豆与爱姐的恋情及嫂子刘氏的高尚情操。从而唱出了一曲恋人、姑嫂情深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