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5-4· 曹志杰水墨写生展在林月清社画廊举办
- 2014-4-30· 画展预告:“稻粱谋画展”将在林月清社画廊举办
- 2014-4-11· 丁学丰参加第24届全国(郑州)红色收藏品交流研讨会
- 2014-4-11· 丁学丰参加河南第七届全国古玩商(春季)串货交易会活动
- 2014-4-11· 林月清社全权代理石川老师画作
[2015/1/6 10:58:41|by:丁学丰林月清社] 天气:
旧的一年倏然已接近尾声,夜阑时静卧回首,难免有几分怅然和些许感慨。 二00二年九月,我在市郊一村庄租房,开了个小商店,经营袖珍收录机和小礼品类的东西。小店不久前新迁到现今的地点。我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木棉橡树精品坊。由于资本极其有限,小店选址偏僻,附近流动人口少,谈不上每天有多少客流量。因此,一年多来,每月除了房租、吃饭和零用花销等开支,我的经济收入十分微薄。尽管如此,我的收获却也不算很少;——当然,这是指其他方面。 从朋友开设的广告公司辞工出来,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了,当初的几位老同事们,我们仍保持来往。他们或打来电话问候,或来小店看我。大家轻松闲聊一阵,或到附近的小吃店共进一餐,交流感情,互通讯息。几分闲适,几多惬意,偶尔也有几许失落和感慨。人生百味,此间可窥见一斑。中秋节前一天,婷婷、晓云、艳霞三位朋友专程来访,竟还买了两大提袋的葡萄和苹果,足有五公斤之多。而我的生日,她们也不曾忘记,并一同前来祝贺。这让我好不愧赧和感动。他们还告诉我,老板也经常提到我,要她们捎信,让我有空找他聊一聊。还有刘永章、崔栓容夫妇,我喊他们“哥、嫂”的,我们情同手足,亲如一家,他们曾经帮了我不少忙。——惭愧的是,我却是极少去看望这些朋友的。 我的两个弟弟也都在郑州打工,有时他们也到小店来。因为我好几年不曾回家,他们讲给我家里的一些事情和村里发生的变化,听着琐碎,却又感到那样的亲切。牵连到家里的不少事情,我是委托弟弟学遵帮我办妥的。同村的好友志立也来过两次,几年未见,他的变化挺不小,但我们互为知己,心灵并不隔膜。邻里街坊免不了也有人来,大家“把酒话桑麻”,自是另一种意味。 我原来的小店和现在的店址仅有三十米距离,邻里相处非常和睦。像小店隔壁的王振夫妇,安徽阜阳人,开店卖灶具的,装有电话,每次我的朋友们打电话到他店里,他都赶忙来喊我接听。多数时候是王嫂亲自跑来,到我店们口,手一挥:“快点,你的电话。”有时,他们的九岁的独生子王辉来喊我:“叔叔,快接电话。”对面楼上住的陈海美、刘玉存夫妇,商丘人,陈先生在某公司任职,我们平日打交道的机会很少。但有时他下班回来,我们在一起聊天,谈得较为投机。他的妻子在对面楼下卖瓜籽儿、酱菜等,平时相互照看生意和帮忙是很自然的事。而有一次,他家买了条鱼炖鱼汤,也还要个给我盛上一碗尝鲜。那种热情让人倍觉温暖。小店的北邻是个小饭店,老板是周口郸城人,名叫张志明,大专生,带近视眼镜,很斯文。我们常在一块儿闲谈,我也经常去他那里吃饭。我的小店搬迁时,他主动来帮我拾柜台等物,忙了好半天。还有斜对面的理发师老杨,江苏徐州人,没上过学,走南闯北几十年,见多识广,逢人就笑,象棋水平不差。我们闲来对垒,拨车弄马,“棋”乐无穷。……附近的六七个小孩子,都喜欢跑到我的小店里玩,他们天真烂漫,幼稚的喊我“收音机叔叔”,真有意思! 而前来光顾我的小店的大多数人,大家已经彼此熟悉;其中不少顾客已经成为我的朋友。像附近餐巾纸厂的几位女孩子,她们中不论谁过生日,在我的店里买礼物;而我也不忘送他们一张贺卡。没想到我生日的那天,他们中的圆圆、李霞等人合伙给我买了个大蛋糕。久在异乡漂泊的我,怎能不为这份真挚的友谊而感动呢?而就在几天里,南边的某工厂食堂的一位和善老者,送了一本新年挂历来。这更出乎我的意料。我并不知道这长者的尊姓大名;------此前,他曾在我的店里买了一台小收音机,收音机出了点小故障,我给他免费换了台新的。我们的交往仅此而已。后来,我听邻居说:“他送挂历来的前一天,我去进货不在店里,那老者来店门口好几回,想必也是为此事了。这尤其令我深切感怀。 小店生意清淡,我的空闲自然较多。于是,我办理了一张省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的会员卡,时常借的几本好书来阅读,自觉受益匪浅。平日里练练书法,听听音乐。兴之所至,握管涂鸦,偃仰啸歌,总能自得其乐。清代张载说:“文章乃案头之山水”,我足不出“店”,也可遍览天下风光,静观四海风云。区区小店,此乐何极?! 如此说来,我这一年,也该不算完全虚度了吧。
(学丰 二00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阅读次数(2424) | 回复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