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走进 >> 浏览相关信息

博爱竹文化古今新探

2013/9/23 15:26:14 点击数: 【字体:


    博爱竹的起源及文化

    在北宋靖康元年,“河内之北有村曰许良巷,地尽膏腴……筑居于水竹之间,远眺遥岑,增明滴翠,号称‘胜游之所’。”这里的“胜游之所”就是指以河南省博爱县许良村为中心的包括周围大大小小几十个村庄的竹园所构成的集合——丹沁竹林。

    我的家就在现在的博爱县许良村,身住怀川的都知道竹子是我们家乡最著名的代表之一,竹子像天使般繁衍生息在中州沃土,为人们造福。《山海经·五藏山经·北次三经》中有对博竹最早的记载:“虫尾之山,其山多金石,其下多竹,多金碧,丹水出焉,南流注入中河。”这里的“丹水”并不是用的修辞,而确确实实是丹河的水。博爱的竹林是我国北方地区靠人工灌溉的最大面积的竹林。因此,博爱竹林有“中北面积最大的人工竹林”的美誉。不仅如此,因为竹子在中国的南方比较常见,但在中国的北方却极为罕见。古时候,地处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分布着三片竹林,分别是陕西一带的周至竹林,河南焦作一带的博爱竹林,河南鹤壁一带的淇县竹林。目前,只有博爱竹林幸存下来。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博爱竹林,享有“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竹林”、“中国北方人工竹林活化石”、“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的人工竹林”等多种美誉。

    博爱竹林历史悠久。据安阳古碑记载,西汉就有“安竹西移河内(今焦作市)”之说。博爱居太行深处,南北朝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写有“竹宜高平之地,近山阜尤是所宜”。再加上丹河水源源不断的流灌,所以博爱的竹子很快在许良、唐庄、皂角树等村庄形成大规模种植,在面积最大时,博爱竹子面积曾达一万九千亩,不由引得清代人们用诗“村树门外水,处处竹为家”来赞美博爱竹子的茂密秀美。

    竹子的繁秀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许良村就以“竹坞”的美誉享誉九州。现在,许良镇政府后院的戏台正中央还立有石碑,上刻“竹坞郡”三个大字向看戏的人们诉说许良源远流长的竹文化。明代诗人李梦阳在《出宁郭抵清化镇即事》中说:“阴沟清泚复湾环,桃李成荫桑柏间,道是江南好风景,拳头如戟太行山。夹溪修竹带青葱。便拟移家住此中,却忆乡园浑未乏,不知何事厌江东。”这是怎样的一种美景让世人如此的迷恋!看着博爱竹林竟无故厌烦起江南那小桥流水了,不仅是自己陶醉,还要“便拟移家住此中”!举家搬来博爱。

    还有的诗人是去了又来,元初的中书令耶律楚材在《过沁园有感》中写道:“昔年曾赏沁园春,今日重来迹已陈。水外无心修竹古,雪中含恨庾梅新。垣颓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羞对覃怀昔时日,多情依旧照行人。”

    说到博爱竹林,不能不提到因竹林而名垂青史的竹林七贤,元代诗人王恽曾写过《题七贤乡》:“不到山阳二十年,黄垆空锁竹林烟,胡卢笑煞嵇康辈,又向西山着祖鞭。”应该说,是焦作造就了竹林七贤!

    在焦作雄奇瑰丽的山水怀抱中,他们无拘无束地斥名教,捧老庄,谈天地,论人生,确实是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的理想境界。2007年秋,博爱县月山镇皂角树村南竹林里,发现了一通“竹林七贤遗址碑”,为竹林七贤曾经在博爱竹林活动提供了有力证据。无独有偶,沁阳市山王庄镇也证明过竹林七贤曾经在那里活动居住。据说山王庄村名的由来就是因为山涛、王戎曾经在这里活动,死后也埋葬在山王庄……

    博爱竹的现状及发展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拥有如此丰富的竹林资源,博爱人民的生活也与竹子息息相关。以青青博爱竹为原料编制的竹器称为“清化(清化镇是县治所在地)竹器”。清化竹器制作精巧,工艺考究,畅销全国各地,主要品种有折扇、梳子、篦子、竹篮、竹椅、竹帘等200多个品种。1914年,清化竹器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的嵌花藤心竹拉床,嵌花漆面竹圆桌,竹镜柜等10多种产品。精细华丽,巧夺天工,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聪明勤劳的博爱人民爱竹,咏竹,画竹,食竹。

    自古以来,博爱竹笋就是难得的山珍之一。据说,仅以竹笋烹制的菜肴就有数百种之多。博爱竹笋清爽脆嫩,鲜美无比,尤以肥嫩洁白的冬笋最为人们称道。烹制时,将竹笋沸水焯过,配以鸡鸭鱼肉或蛋类,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加直接清炒,均可烹制成美味可口的菜肴,其鲜嫩令人齿颊生香,拍案叫绝。那焯竹笋的汤水本身就是回味无穷的绝佳鲜汤。竹笋也可以加工成罐头,笋干等食用,风味不减。

    青青博爱竹是造纸的上等原料,竹纸洁白光滑,宜书,宜画,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以竹造纸是古代焦作城乡的重要产业之一。

    博爱的竹子是不同于只作为一种天然植物的南方竹子的,博爱是有文化,有底蕴的。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许多竹林被征用为民用地和农用地,加上战争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如今的博爱竹林已不能与当年相提并论了。但现在,村民的竹刀还在让竹林一点点的减小,竹林一稀疏,杂草便随着多了,于是许多藤绕性的杂草又把已长大的竹子给活生生地缠死了。最严重的是,许多人在刚打春后,便带着剜刀,到竹园里挖竹笋,博爱的竹笋营养价值远高于南笋,于是许多人抓住了这个商机,把很小的竹笋也都挖走到市场上去卖,这样竹子就被扼杀在了萌芽之中,如今的博爱竹林仅仅是古代庞大竹林的一点遗存。但就是这点遗存却还在遭受到破坏,这真得让我们博爱人民好好思考与反省了!

    当然,博爱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已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最大的一项,就是修建了博竹苑。博竹苑从全国各地引进竹子新品种上百个,博爱的原生竹林与各地的竹子品种,具有极强的观赏和研究价值。但由于对竹文化开发的不够,只有竹子而缺乏竹文化,致使博竹苑没能形成自己的灵魂与亮点,目前处于游人稀少、门可罗雀的状态。

    对于上述状况,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开发焦作竹文化产品,举办一个竹文化长廊,或建造一座能突出竹文化特色的酒楼等等。甚至还有人大胆地设想,能否在博爱竹林里引进大熊猫,让动物来提高植物的繁殖率。竹子在焦作人民心中,乃至在全国人民心中,拥有高洁素雅的形象,所以群众基础很好,如果真的尝试一下,开个竹文化酒楼的话,应该会效益不错,但至今还无人尝试。

    对于家乡竹子未来的发展,我想,一来要深入挖掘我们宝贵的竹文化,不断宣传,以扩大竹子在人民心中的知名度,这个事情做好以后,就能真真正正的实现用文化带动经济效益的长足发展。其次,我想就是要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要知道,竹子是大自然赐给怀川地区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不要因为眼前的一点小利益而破坏了博爱竹林所蕴含的无价的文化资源!

    家乡的竹林经历了昨日的繁盛,今天的无声,但我相信,博竹的明天一定还会兴盛!正如苏东坡的一首名诗: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救!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根在中原(2011-9-8)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大新庄村名来历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