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鲤鱼化龙

2013/6/25 17:54:44 点击数: 【字体:


    “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传说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相传,在远古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至此就被龙门山挡住了,积成了一个大湖。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看看。它们顺伊河来到了龙门,但龙门山上无水路,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一条大红鲤鱼对大伙说: 

  “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那么高,怎么跳啊?”“会摔死的!” 

  大家议论纷纷,拿不定主意。这时,大红鲤鱼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端里,但是天际突然飞来一团天火,烧着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化成了一条巨龙。鲤鱼们见此情景大受鼓舞,一个个开始跳,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变成龙外,大多数都过不去。此则神话传说见诸于《三秦记》,后人把“鲤鱼跳龙门”用来祝人幸运,寓意高升之意。“鲤鱼跳龙门”体现出华夏先民的鱼崇拜,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前途的憧憬,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还成了一个经典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在福建泉州天后宫就有这样一组以“鲤鱼跳龙门”为题材的浮雕,叫“鲤鱼化龙”。雕刻十分的精美,是清代闽南古建筑构件中的精品。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祀妈祖林默娘。林默娘生前常在海上救人,升化后被尊为“海上女神”。宋元时期,刺桐港为世界贸易大港,元朝廷因发展海上贸易之需,封林默娘为“天妃”。至清康熙年间,又被康熙帝敕为“天后”,并御书匾额“神昭海表”,使得泉州天后宫名扬四海,其香火传播到台湾、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各国。 

  泉州天后宫“鲤鱼化龙”的浮雕共有六幅,分列大殿台基座正面的左右两旁。两旁各三幅,表现形式别出心裁,巧用“连环图”的形式来表现故事情节。以右边的三幅为例,第一幅刻画了东海之水,浩瀚无边。三条鲤鱼在汹涌的波涛中嬉戏,它们口吐珠沫,摇头摆尾,上下游弋,神态生动自然,布局独具匠心。第二幅表现了在翻滚的波涛中,第一只鲤鱼开始蜕变了,其头部已呈龙的特征了,但其尾巴还是鱼的尾巴,它还从口中吐出一股水来,融入波涛,表现出“化”过程中的瞬间定格。而另一条还没有开始变,穿波而过,波涛纹理的刻画整齐有序,既统一又有变化,富有装饰性。第三幅表现了第一条鱼已跳过了巍峨的禹门(即龙门),“化”为了龙,高高地盘踞在云端,正回首顾盼着另一条鱼。而另一条鱼也正处于变龙的过程,它身体大部分已具龙的特征了,只剩下了尾巴了还没变。它正竭尽全力,作最后的蜕变,望着天际云端那已化为龙的同伴,它似乎充满着企盼,随时将一跃而起,跳过“禹门”,而成为一条真正的龙。让观众在观赏的同时能感受到风雨如晦之氛围、雷霆万钧之气势,同时,也似乎听到了万马奔腾之声,由视觉而刺激听觉,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扣人心弦。是本组浮雕的高潮之所在,也是故事情节的焦点,艺术感染力深厚,让观众精神为之一振,更体现了清代泉州工匠高超的艺术修养和娴熟的工艺技巧。 

  鲤鱼在中国是美好的象征,特别受中国人喜爱。如民间年画中“连年有余”、“吉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等传统题材,就非常受欢迎,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早在远古时就已产生,并代代相传。天后宫这六幅浮雕既可作为一个整体来欣赏,又可单幅欣赏。它以鳞介世界的神话传奇为故事情节,又以连环画形式的浮雕为装饰,在全国实属罕见。表现的题材是鱼、龙等鳞介世界之灵物,寓意深刻,暗合了天后妈祖的海洋文化,富有地方特色,因此弥足珍贵。 

  中国石刻蔚为大观,其佼佼者诸如贺兰山石刻及霍去病墓前的石刻等等。泉州天后宫的石刻与这些的石刻相比,在题材和雕刻手法上各有特点。贺兰山石刻表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生产生活场景,刻画的对象是牛、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富有草原大漠的气息,雕刻也呈粗犷随意,浑厚粗壮,再现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霍去病墓前气势雄浑的石刻,表现对象多为马、熊、虎、象等威猛的动物,体现的是一种时代的民族精神。而泉州天后宫“鲤鱼化龙”的雕刻,虽然年代很晚,但艺术上更臻成熟,雕刻手法细腻、讲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雕刻的韵味和装饰性,令人遐想并得到视觉上之愉悦,这也是作者独具匠心的体现。正是它们自身的人文因素,大大丰富了闽南建筑文化中的意蕴。(原标题:鲤鱼化龙)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泉州晚报海外版 2006-10-12 作者:黄泽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