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世界上最早制造酒的国家

2013/6/21 17:10:48 点击数: 【字体:


    酒最早制造于中国已是不争的实事,但仪狄和杜康谁是第一个制造了酒呢?这是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从先秦的编年史《春秋》、汉代司马迁的《史记》里都可以找到关于酒的记载。可是你却找不到关于酒是怎么发明的这样的记载。民间传说认为“始作酒醪”者为仪狄。仪狄是禹时的人物,有人考证,仪狄是个女子。仪,古代文字是与“娥”相同,如果把“仪狄”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狄姑娘”或“狄女士”。东汉文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作过一篇《酒赋》,开头两句就说:“帝女仪狄,旨酒是献”。“旨”是甘美的意思。这篇《酒赋》,点明了仪狄是个女人。

  在民间“杜康造酒”之所以比“仪狄造酒”流传得更为广泛、深远。得益于一些文人的诗文,特别是曹操的《短歌行》,“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这里,杜康已经不是作为名人出现了。曹操把“杜康”这个人们传说中公认的酿酒祖师,用作“酒”的代名词了。

  杜康造酒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洛阳城高山下有一个村庄,村里有口枯井,人们都把它称作“独坑”。枯井边上有间破草房,住着杜康和他和老母亲。杜康出生时,他家境很穷,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为了照顾母亲生活,十几岁就替人放羊。一年夏天,烈日暴晒,渴得他把竹筒里的水都喝光了,干吃馍无法下咽,他就顺手把没有吃完的干馍馍放进竹筒,挂在树叉上。突然天上滚过一阵响雷,瓢泼大雨倾天而降。杜康急急忙忙赶羊下山,却遗忘了挂在树叉上的竹筒。大雨整整下了七天七夜,第八天终于放晴了。杜康又赶着羊上山,一眼就看见竹筒还在那棵树上挂着。待他把竹筒拿下来,奇迹出现了,竹筒里冒出一股扑鼻的香气,再尝竹筒里的水,和以前可不一样了,有竹子的清香,有桃李的甘美,还有点酸,有点辣,十分好喝。雨水怎么会这么好喝?他琢磨着,可能与竹筒里他放进的那块吃剩的干馍馍有关。杜康小心翼翼地捧着竹筒赶羊下山,回到家他先给老母亲尝,又给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尝,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都称它是“天水”,是“神水”。杜康说:这水是天雨而得,今年是酉鸡之年,酉年的水组成一个“酒”字,取“久”之音,就这样诞生了“酒”。

  事实上杜姓是周朝以后才有的,杜康出生时,世上早已有酒了。又有史书记载,说杜康是周秦间或汉朝时候的酒泉太守,是当时一个手艺高超的酿酒世家。无论说“仪狄造酒”还是“杜康造酒”都不准确。酒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事实证明,最初的酒不是谁有意识制造的,它是粮食和果品自然发酵形成的,是无意中被人类发现的。由此可见,中国是谷物酒的故乡,当然这还要经历一个压榨过滤分离的过程,才发展到今天的酒。

  西方国家也有很多关于酒的故事。在西方世界,酒的历史也非常久远。在《圣经》里有酒的记载,在希腊神话里也有很多关于酒的故事。他们最先创造和饮用的是葡萄酒,也能醉人。现在一些达官富贵很爱喝的几种“洋酒”是在18世纪前后诞生的。

  在洋酒中,威士忌、白兰地等都是名气较大的。“威士忌”原产于苏格兰,是一种以大麦、黑麦和玉米为主要原料的蒸馏酒。酒度为40-42度,呈琥珀色,味微辣而醇香,喝这种酒一般加冰和苏打水同饮,也可以与少量的柠檬汽水、可乐等混合饮用,有股特殊风味,深受饮酒者欢迎。威士忌为英国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也从中国赚取了大量人民币。

  “白兰地”则是法国的特产。最初的白兰地并非琥珀色,而是无色的、清亮的。后来人们发现,那些用橡木桶储藏的酒,酒质又香又醇,味道好,色泽呈琥珀色,晶莹透人。法国后来便把生产的白兰地用橡木桶储藏一定的时间,特别受人垂青。盛酒的橡木桶制法很有讲究,不能用铁打,也不能用粘合剂,只是木条与木条之间紧密贴紧,外层再用几个金属箍护紧就行了。

  “鸡尾酒”有两层意思。一是午餐、晚餐前的小喝,这是从古罗马时代雅典的绅士们开始的;二是将各种酒混合后,装在一个杯子里喝。关于“鸡尾酒”名字的来历,据说是在纽约州埃尔姆斯福特举行的一次大型酒会上得名的。那里经常有斗鸡比赛,酒店的服务员用参加斗鸡比赛的鸡尾把酒吧间装饰一新,然后在每个酒杯里头插上一根鸡尾羽毛,入席的人点酒时看着花花绿绿的鸡尾毛说:“我要那一杯!”“鸡尾酒”因此得名。

  饮酒干杯的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在西方国家也很悠久。东汉王符《潜夫论》有“引满传空”的说法,也就是干杯亮底给同座检查的意思。古人饮酒有一种礼数,就是今天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先干为敬”,不干就是失礼,要受罚。明朝人记述苏州一带宴席上的规矩:“杯中酒,有一滴,则罚一杯”。一般地说,真能喝酒的人对酒是十分珍惜的。终席时没有不干杯的。从粮食造酒“粒粒皆辛苦”的角度,也往往不想让杯中有剩余酒。绵延至今就有了,“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酒是粮食做,不喝是罪过”……爱尔兰人饮酒,人们相互碰杯,如同教堂敲钟,是为了驱魔。古希腊人在喝酒时,觉得人的五官大都可以分享到喝酒的乐趣,鼻子可以闻到酒的香气,眼晴可以看到酒美丽的色泽,舌头可以尝到酒的香甜,只有耳朵被排除在这享受之外。怎么办?希腊人想出一个办法“喝酒前互相碰一个杯子,杯子发出清脆的响声传到耳朵里,这耳朵就不会身居局外了。古罗马人崇尚武功,常常举行角力竞赛。赛前选手们往往要饮酒助兴。为了防止对方向自己的酒杯里加入毒药,他们在饮酒间,要把酒倒入对方杯里一些,然后碰一下干杯。可见干杯的习俗是世界性的,但各国各地区对“干杯”所表示的意思各有不同。

    喝酒人员的职称评定。有人这么研究过喝酒的人,并给予评定职称:白酒能喝一斤半以上,并且经常能写出较高水平的酒文化“论文”称为“酒仙”;能喝一斤到一斤半白酒,对酒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称为“酒圣”;白酒能喝半斤到一斤,正在学习酒文化基本知识的叫“酒徒”;没有多大酒量,有酒就喝,一喝就醉叫“酒鬼”;逢酒就喝,没酒要着喝、找着喝,一喝就多叫“酒赖子”。(原标题:世界上最早制造酒的国家)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2-08-04
0
下一条:杜康河 上一条:“杜康”之争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