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一条河与一座城市的环境变化

2013/6/20 11:03:47 点击数: 【字体:


一条河与一座城市的环境变化

过去的金水河 (资料图片)

一条河与一座城市的环境变化

现在的金水河
 
    核心提示

  在郑州历史上,金水河曾经是一条养育人的河,是一条风景秀丽的河,让生活在她身旁的人收益多多。由于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等原因,金水河成了郑州的“龙须沟”,给人们带来了烦恼。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郑州经济迅速发展,有能力治理她了,经过多年的努力,她重新焕发青春和活力,成为郑州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曾经美丽如画的金水河

  据古代文献记载,商代时,郑州西北有荥泽,东部有圃田一带的圃田泽,圃田东有梁家湖、螺蛳湖,凤凰台一带也有湖泊。境内的河流更是一条又一条。商汤之所以把“首都”迁移郑州,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了郑州的河流、湖泊众多。

  可惜由于大自然的变化,许多河流和湖泊从郑州地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给后人留下的只有金水河、熊儿河。而贯穿市区、经常打交道的只有金水河。

  据市城区河道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金水河发源于新密市梅山北侧的黄龙池,全长约28.2公里,穿越市区的只有12公里,经东风渠入贾鲁河,属淮河水系。

  金水河为什么叫金水河,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郑国的宰相子产去世,在他执政的26年间,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家无余资。他去世时连丧事都办不起,其子只好一筐筐背土,把他葬在陉山上。郑国的百姓闻讯后,纷纷献出各自的珠宝首饰助葬,其子不肯接受,人们只好把这些首饰扔到子产封邑的一条河中。河中的珠宝突然绽放出绚丽的光彩,碧绿的河水泛起了金色的波澜,此河便取名为金水河。

  “管城环抱绕金河,潋滟晴光涌绿波。两岸空明云影淡,满川摇动日华多。中州晒网听渔唱,柳树飞桥有客过。悟得沧浪清浊意,聊将一曲和高歌。”这是清朝诗人司星聚在《金水晴波》一文中描写的金水河。可见清朝时金水河依然是郑州人一个美好的去处!

  据资料记载,当时河的两岸出产很多粮食,是两岸人赖以生存的河流。

  不堪回首的“龙须沟”

  自然界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漫长的岁月中,金水河不但多次改道,而且也给郑州人带来了许多灾难。

  有据可查的是1912年,因山洪暴发,堤坝决口,河上不少桥梁被冲毁,交通受阻,沿河居住的人民苦不堪言,官府则置若罔闻。这次重大的灾难后,金水河逢汛必溢,遇旱则干,水质污染,杂草丛生,成为蚂蟥、蚊子的生活乐园。1938年,山洪再次暴发,金水河河水泛滥,造成市区许多道路水深1米多,强大的洪水在铭功路上冲出四五米深的壕沟。1940年的一场洪水,更是改变了她的走向,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河道。

  新中国成立前官府从来没有考虑过根治金水河,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出现决口就堵那里,哪里桥垮塌,就修那里的桥,治标不治本。所以到新中国成立前,金水河已变成了一条充满污秽的“龙须沟”、“臭水河”,人们干脆给她一个绰号“泥河”。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高郑州人的生活环境,在百废待兴、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历届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金水河的综合整治。1952年、1953年、1954年、1958年、1963年、1964年、1967年都投资对河道进行治理,但都不彻底,挡不住自然界的威力,费了老鼻子劲的治理,一遇洪水,河道就又淤塞了。

  改革开放的1978年,市政府下决心综合治理金水河,成立了金水河工程指挥部,大打人民战争,用了35万个工作日,挖土42万立方米,拆迁建筑物3000多平方米,护砌片石和浇注砼2.87万立方米,铺设管道2026米,治理了嵩山路至燕庄的8.8公里。这次治理使金水河最大泄洪能力达到230~330立方米/秒,并在有些地方植树绿化,超越了以前治理的规模。

  但随着经济的繁荣,企业的增多,一股股明的、暗的工业废水进入金水河,金水河除了承担排洪任务,又承担了排污任务,其上游成了倾倒垃圾的沟,这使她再次挂上了“龙须沟”的名声。河道淤塞,杂草丛生,臭气熏天,政府多年投资白白浪费,金水河陷入“治理—污染—再治理—再污染”的怪圈,市民怨声载道,热切盼望彻底治理金水河。

  “人力、物力、财力扔进去很多,就是不见效,金水河成了让郑州市几任市长头痛的河!”河道管理处的负责人说。

  治理进入新时代

  国家能将黄河治理好,一条小小的金水河就不能治理好吗?金水河为何一直在“治理—污染—再治理—再污染”中徘徊?

  其原因主要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沿岸有103个污水口向河道排泄污水、废水;上游没有清水来源,河道稍有污泥就停滞;市区段过洪能力达不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1985年4月,市政府投资360万元,开始金水河全面治理的第一期工程。并成立了金水河管理处,把金水河列入城市管理的范畴。

  1991年,市长张世英用5天时间,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徒步对金水河进行考察后,制定出了《金水河综合治理方案》:尽快形成污水、清水分流系统,使污水不再进入金水河;向河道引入清水水源;提高绿化水平;提高防洪标准;健全机构,完善法规,加强管理。河有水才是名副其实的河,这次最主要的是解决水源问题,杜绝污水进入,只准热电厂冷却水、棉纺厂排放的空调水、电缆厂和砂轮厂处理后的水进入河道,另外在河沿岸打井6眼,并提取尖岗水库的水进入河道。这样一来,全年进入金水河的水量是1000万立方米。

  为此,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动员全市人民加快金水河治理的决议》,政府成立了以市长、副市长为指挥长、副指挥长的“综合治理指挥部”,抽调了相关部门的人员,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治理工作。

  这次治理是配合少林武术节,经过3个月奋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9月2日清水就注入了金水河,基本改变了河水黑臭状况。为此,新华社还发了通稿《新任郑州市长第一把火,郑州的‘龙须沟’——金水河变清了》。

  为加强金水河滨河公园的建设,给市民提供优美整洁的游乐、休闲场所,让金水河管理有法可依,1991年开始,在1988年制定的《郑州市金水河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市政府法制局制定了《郑州市金水河建设管理条例》。1994年2月26日的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条例》,这一《条例》1998年9月经过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1998年11月1日起施行,把规划、建设、管理开发、保护纳入了法制轨道。这在金水河治理历史上是第一次,在河南省也是不常见的。

  此后,金水河治理的步伐从未停止,特别是1997年以来,随着现代化商贸城的建设,市委、市政府提出“水清、界明、常绿、景美”的建设目标,一次性投资1.5亿元人民币,对金水河两岸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1997年4月26日开工建设,1998年9月26日完工开园,金水河已经成为全天候、全方位开放的集园林、生态、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滨河公园,建成区全长近12公里,总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现有绿地30万平方米,水面22万平方米,游园道路45万平方米。这样大的滨河公园在全省首屈一指。

  在这次滨河公园的建设中,从设计、规划开始就把发挥生态环境功能与创造滨河公园文化氛围紧密地结合起来。围绕这一主题,在规划上以过去、现代和将来划分时空,从淮河路至大石桥以仿古建筑景点为主,反映郑州地区历史上的人物和事情,纪念郑州历史上的辉煌;从大石桥至城东路桥,为反映现代的景区,以各类景点、现代雕塑和植物景观来体现郑州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从城东路桥至规划中的东风渠,这一景区是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展现郑州在商贸城建设方面美好的前景。

  在景区划分上以时间为序,结合春、夏、秋、冬四季特征,将淮河路桥至107国道划分为五个景区,依次为:序园、黉墙凝翠、荫柯鸣蝉、平楚醉颜、寒河暖隈。

  水清、界明、常绿、景美

  1990年,在全国32个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郑州市的考核成绩为倒数第一。1994年9月,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37个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成绩中,郑州市由1992年的第26位上升到20位。1998年,在全国30个重点城市中名次上升到第15位。2000年,在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中,郑州市名列第12位。

  目前,我市已经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与金水河治理和金水河的巨变是分不开的,如果金水河依旧是以前的老样子,这些荣誉想都不敢想。

  记得1999年4月记者曾经发表过一个消息,标题是《金水河听到蛙鸣啦》,当时金水河出现了市民久违的青蛙、田螺、水鸟,一位读者给《郑州晚报》新闻热线打电话说:“感谢市委市政府给我们建造了这样一个好环境!”

  2005年开始,五龙口污水处理厂每天向金水河注入处理后的中水,日注入量5万吨,如今的金水河已实现了历届领导和郑州市民多年的梦想,达到了“水清、界明、常绿、景美”,她的巨变带动了全市环境的巨变。从空中俯瞰郑州市区,河水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宛如一条银色的绸带缠绕在郑州这颗明珠上;沿河苍翠的树木花草形成的绿色长廊,在绿城表面显得更加突出。

  就拿嵩山路到陇海路的金水河段来说,从春天到暮秋,白天有许多老人在这里散步、呼吸湿润的新鲜空气、欣赏花草树木,有大学生在这里看书聊天,有小孩子在寻觅水中的螃蟹、蝌蚪、小鱼,不少人在观看五颜六色的鲤鱼在水中遨游;夜幕降临后,忙碌一天的市民携家带口在岸边信步,小孩子们在“九曲黄河”里嬉水追逐,年轻的情侣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合欢花释放出的芳香让人们忘记疲劳、享受幸福的生活。

  河道管理处的负责同志高兴地说:“金水河由一条污水沟治理成现在这个样子,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从表面看,园林绿色只能供人们观看,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实际上金水河沿岸种植的各类乔灌木和草坪给郑州市创造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呵护”下,金水河只会给郑州人带来越来越多的福祉。(原标题:一条河与一座城市的环境变化)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郑州日报 2008-07-01 作者:赵国锋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你知道金水河的源头在哪儿吗?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