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鬼节”是封建迷信还是民俗节日

2013/6/19 16:24:13 点击数: 【字体:


    每年农历七月,在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有一个特别的节日,就是“七月半”,通常称之为“鬼节”。传说在这几天晚上,每个家庭的先祖们都会“回家”看一下活着的亲人,因此每家每户都会为逝者焚烧包袱、灵屋、元宝等。听老辈人说,活着的人看不到自己的先祖们,但先祖可以看到活着的人。这也就引人思考:“鬼节”——到底是封建迷信,还是民俗传统呢? 

  “鬼节”,曾与清明同热闹

  七夕节过后八天,就是七月十五“鬼节”,又称“中元节”。中元节与“清明”、“重阳”、“除夕”一起被公认为祭祖的四大传统节日。

  那么,“鬼节”的起源于什么呢?

  家住温泉白茶村的胡盛忠老人,今年66岁,是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他介绍,“七月半”有两个来历:一是道教的“中元节”,传说管鬼的阎王爷在十三要把地狱的门打开,让阴曹地府的鬼魂放假,让他们回家看望亲人。另一说法则来源于佛教节日“盂兰盆节”,汉族地区习俗来自于“目连救母”。目连去世的母亲受饿鬼纠缠,无法进食。他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兰盆经》,许其每年7月15日设素筵供母享用。后来佛教与道教节日合二为一,叫作“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传说这一天地下的鬼魂都要回到地面上来和家人团聚,享受家人祭祀,同时孤魂野鬼也可以到人间来活动,享受人们的慰藉。

  胡盛忠说,中国的传统农历节日很多,诸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鬼节”、中秋节,每个节日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一个节日都流传着特定的风俗。听老人讲,在过去,七月半是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曾与清明节一样热闹。解放后,中元节曾长期被视为封建迷信,被边缘化,因此节日气氛冷清了。不过,改革开放后,中元节又重新被民间关注。

  胡盛忠介绍,传说七月十三阎王打开“鬼门关”(也有七月初一“鬼门关”一说),十五将关闭“鬼门关”,因此,七月十三、十四日中午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比较丰盛的美酒佳肴“醮饭”,请祖先享用;十三日傍晚为新亡人烧包袱,十四日傍晚为旧亡人烧包袱,以便亡人在阴曹地府花费,以图早日超生,民间有“饿鬼等不得七月半”之说。同时还要烧些“散钱”给无主的孤魂野鬼,以免其抢夺先人之钱财。

  “鬼节”,各异习俗显孝悌

  其实,“鬼节”流传下许多风俗习惯,除了民间祭祖、烧包袱外,还有道教做法事、佛教做斋、放河灯等习俗,借以超度亡灵。咸安有些地方有“十三、十四吃荤,十五吃素”、蒸糕点“结缘”等旧俗。

  咸宁目前仍流传甚广的就是烧包袱。所谓“包袱”就是用黄纸做的一个方形的纸包,并写好先辈们的大名,里面包有纸钱、往生钱,烧给先祖们“享用”,盼他们在阴间“衣食无忧”,以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也希望他们保佑后辈们平安。

  对于“鬼节”烧包袱,还有其他民间传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民介绍,据说烧包袱源于楚汉相争,当时双方各战死几十万人。刘邦取胜当了皇帝,那些战死者都造册登记,死者有人供奉灵位。楚霸王项羽的几十万死难将士却无人管,都成了孤魂野鬼。故民间在鬼节祭祀亡灵时,有姓名的则包纸钱“邮寄”,叫烧包袱。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咸安区横沟桥镇一带还流传另一传说:很早以前,一个宋氏农夫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上山砍柴,回家后满头冒汗、浑身抽筋,家人束手无策。无奈,宋氏老母顺着儿子砍柴方向寻找其因,当来到儿子砍柴处—— 一个坟包时,土地菩萨立时闪现,轻声说:“只顾自己砍柴,无义不孝要活埋。”宋氏老母双膝跪下请求菩萨饶儿子一命,菩萨消失了,只闻声音从远处传来:“七月十五鬼门开,夕时之前送钱来。”故此,七月半烧包袱的历史传说流传至今。

  家住咸安区鱼水路附近的陈婆婆,今年68岁,每年七月半都会烧包袱、祭祖。她告诉记者:“我小时候,每年‘鬼节’,我们家接祖时都会摆酒、饭、水果等祭品,插上香、放鞭炮。直到现今,我家每年七月半仍延续这些风俗。”

  “鬼节”,是民俗还是迷信

  七月十三“鬼门开”,因此民间有许多禁忌:禁说“鬼”字、禁踩烧灵纸、禁晚上外出、禁半夜晾衣等等,以免“惹鬼上身”。在记者采访中,许多年轻人都知道“七月半”期间的禁忌,且在家中老人的反复叮嘱中尽量地避免触及禁忌。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鬼节”的传说、习俗都带有迷信色彩。在温泉某单位上班的吴先生就是典型的无神论者。他说,活着的时候应该孝敬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尽孝,而不是死后给亡故的人烧纸钱修坟墓。其实烧再多纸钱给死者,他们也收不到。而中元节里烧纸钱,搞得城里纸钱到处飞,很不文明。

  “鬼节”到底是封建迷信还是传统习俗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万默认为: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留给了我们太多的遗产,而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元节”源于上古月亮崇拜,每当十五月圆,人们自然联想起人间团圆,寄托对先祖的思念之情。中元节的文化内涵充满亲情和人道主义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承孝道的一种方式,这种人文关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对于“鬼节”的禁忌,万默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禁忌多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而产生存在,对鬼神的敬畏心理满足心理慰藉而避免产生心理阴影,并没有科学依据。因此,这个节日的存在不是迷信,而是一种信仰与精神寄托,“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对活者的平安祈祷”。

  “鬼节”,文明祭祀中传承

  “鬼节”,既然是一个传统节日,祭奠先祖就无可厚非。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文明祭祀也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每年七月半,我们的活就多了好几成。”说到即将来到的七月半,一位环卫工人说想起就怕。这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城市的不少市民没得“烧包”的地方,很多就在背街小巷找个地方解决,有时甚至就在大道边烧。“一堆一堆黑色纸灰,到处飘起,有的还没烧透,很不好扫。”环卫工人很无奈地说。

  “去年‘鬼节’时,我下午六点多钟下班乘坐2路公汽回家,沿途长安大道上隔几米或十几米就有人烧纸,浓烟和带着火星的烟灰四处飘散,一些行人纷纷掩鼻而过,让人感觉这条路阴森可怕。”一位在温泉上班家住咸安的刘姓市民告诉记者。其实,缅怀故人的心情都能理解,但这种破坏环境的祭祀方式让原本庄重的祭祀活动“变味”了,如今很多网站都可以“点香”、“烧纸”,这样文明祭祀既能寄托哀思,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民俗专家万默认为“鬼节”是传统习俗,应该传承下去,但对于在城市中肆意烧纸的现象也极力反对。万默称,要改变市民的传统习惯有一个过程,禁止市民“烧包袱”就像过年禁止放鞭炮一样,也不人性化。建议相关部门还是可以设置专门的区域,引导市民集中祭祖;同时,市民也应该转换观念,不在繁华的城市公共场所进行“烧包袱”,选择合适地方焚烧纸钱,烧事注意防火安全,烧后进行清理,做到文明祭祀。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咸宁新闻网 2011-08-11 作者:刘玉关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