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曲艺之乡:百舸争流千帆竞 万紫千红曲艺春
2013/2/22 18:07:5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位于豫西南卧龙、南召、方城两县一区结合部,是东汉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的故里。“中国月季之乡”、“中州名镇”。全镇总面积39.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3.7万 人。因受其区位、历史、民俗的影响,这里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群众文化生活十分活跃。戏剧、曲艺、杂技、民间器乐、民间舞蹈、美术、书法、剪纸、摄影等艺术 遍布全镇各村。近几年来,我镇不断探索农村文化工作的新途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获南阳市政府“文化建设先进乡”称号,省文化厅“农村先进文化站”, 并跃入河南省“百强文化站”行列,2001年获河南省首批“文化先进乡(镇)”,2007年获“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石桥镇人勤物阜,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考证,这里是黄帝之子故姓后裔鄂部落故地,夏商周鄂侯国中心;殷商末期,纣王三公之一鄂侯的封地;汉尚书 张衡出生地。古称盈溢镇、石桥店、永安寨等,现称石桥镇。这里古迹遍布,文物荟萃,环境优美。有张衡墓、鄂城寺塔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平子读书台、 玉石影壁、古汉槐、西鄂城遗址等名胜古迹一起交相辉映,是名人达士必游之地。
曲艺,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枚瑰宝,在石桥镇可谓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特别是大调曲的传唱,更是人数众多,影响面大,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曲艺形式。大调曲源自鼓子曲,已有500多 年的历史,许多曲目是戏曲剧目的先导。同时,它孕育出了我国四大乐种之一的板头曲。清光绪年间,以曲友王庚轩为代表,石桥曲友借经商之机,吸收皖、鄂、 陕、川等地的一些小曲和戏曲的精华,使大调曲在内容、形式、曲目、音乐等诸方面有长足发展,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大调曲子,广受欢迎。推动了大调曲的通俗 化进程,增强了大调曲的发展活力。通过代代口耳相传、口传心授,至本世纪三十年代,石桥大调曲已发展改进曲牌近200个, 以艺人王庚轩、郝吾斋为师,弹唱雅聚,名扬豫西南,各地艺人来宛登门求教、络绎不绝,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曹东扶及河南大学教授张长弓曾先后专程来石桥 拜师郝吾斋门下,向老艺人学艺。五十年代初,曲友仝振武组织艺人自筹资金租赁房舍三间,成立了南阳第一家民间曲艺研究团体,定名为“文艺茶社”。1956年2月著名戏剧家田汉同志亲临茶社视察指导,提出殷切希望,并解囊资助发展,命名为“石桥大调曲研究社”。1988年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罗扬同志专门为茶社题写“田汉茶社”四个大字和“改革发展曲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题词,鼓励石桥曲艺创新发展。在各级领导的关心 下,通过广大曲友的努力,大调曲在石桥进一步发展,焕发了新的生命力。除此之外,曲剧、三弦书、鼓儿词、评书等各种曲艺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长 期以来,我镇坚持党的文艺“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轰轰烈烈 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弘扬主旋律,高唱正气歌,打好主动仗,围绕“软件抓教育、活动抓载体、硬件抓建设、重点抓普及”的工作思想,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的多功 能作用,并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多形式多样化地开展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镇文化工作格局。
一、软件抓教育,实施影响力
围绕党委、政府及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大调曲、河南坠子、评书、三弦书、相声、三句半、鼓书等丰富多彩的曲目内容和表演形式,突出抓好思想教育。 针对“平安建设”这一主题,我们认为,依法惩治一批社会公害是必要的,但在坚持以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德治国。德治和法制,以德治为先。德治和法制,都 必须把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放在首位。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工作的教化功能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和转化,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四有”新型农民。镇党委、 政府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民间艺术活动特别是曲艺,经常在全镇分片巡回演出,使广大人民群众既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又受到了深刻的道德和法制教育。
二、活动抓载体,增强吸引力
多年来我们根据文化艺术工作的特点和功能,始终坚持做好“四化”,即配合中心及时化,日常活动经常化,节目活动多样化,临时活动特色化。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每年都要重点围绕节日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茶社文化等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首先搞好节日围绕具有民族传统的春节、灯节组织诸如民间器乐表演大赛、舞狮、“古饰”、秧歌舞、大调曲、戏剧、电影、谜语智力赛、歌舞等10余 种活动;围绕“五一”和“六一”儿童节,组织青少年学生和社会青年开展诸如“爱我家乡,兴我石桥”、“畅想新世纪,建设大中国”的演讲会、诗歌朗诵会和专 场文艺联欢会等活动;围绕“七一”建党节和“十一”国庆节举办“党在我心中”的诗歌联欢会、“热爱祖国活动周”等活动。
其次是搞好广场文化活动。在镇文化中心内经常组织举办广场文化活动。仅2006年就在镇文化小区举办广场文化22场次,2006年又投资80万元建成了贾寨村文化广场和二村文化广场,组织开展了多次群众性文艺活动。
第三,搞好校园文化活动。以乒乓球赛、拔河赛、田径赛和歌咏比赛为内容,组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并注重利用石桥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校园内开展大调曲、曲剧等各种曲艺的培训、比赛等活动,有意识的培养传统曲艺接班人。
第四是搞好茶社文化活动。曲艺茶社是艺人和社会民众欢聚的重要场所之一,在石桥镇有史已久。我们责成镇文化站从文化市场管理入手把民间艺术同经营效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走多种经营的路子,使曲艺茶社独具特色,不断发展,茶社成了广大曲友的家,成了群众自娱自乐的阵地。
第五是搞好文艺演出活动。至目前,我镇有戏剧曲艺艺人1005人,曲剧、越调、豫剧3个剧种,2个业余剧团。这些人员常年奔赴在农村和外地为民献艺演出。唢呐、电声乐队在全区占绝对优势,达26个班(队)、58人。多年来,镇里组织农建工程、计划生育、为法教育、文化下乡和各重大节日的庆典活动等,都能积极配合,突出个人艺路,为人民群众送去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精神食粮。
小石桥村的唢呐班技艺高超,声名远扬方城、南召等邻县,他们在南阳市第二届“两节一会”<张仲景医药节、玉雕节暨经贸洽淡会)的文艺汇演中,所演奏的“百鸟朝凤”清越激昂,技压群芳,在12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区第一名,由区委书记田向和同志亲自颁奖,并得到市委领导赞赏。
贾寨村和郭庄村有小型曲子戏团,以朱凤卿、刘红梅同志为主要组织人,他们或自娱自乐或义务为群众演出,节目丰富,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寓教于乐,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一 村的高跷、“推小车”,二村和小石桥村的旱船,每到春节,艺人们就妆饰一新,打扮得古香古色,在市镇上巡街表演。一街两行的店铺,早预备下花炮香烟,花炮 一响,艺人们就原地多表演一套程式,以示对商家的祝贺,商家则奉上一条两条香烟向艺人表示感谢,其喜庆气氛感人至深。在2000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上述艺人应邀去南阳市进行踩街汇演,深受群众喜爱。
我镇有300多人的锣鼓队:15盘大鼓,敲起来惊天动地,振奋人心。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的时候,我镇锣鼓队去南阳汇报演出,阵势庞大,服装统一,鼓点整齐,花样繁多,敲出了豫西南人扬眉吐气、欢庆回归的欣喜,受到当时市委书记孙兰卿同志的嘉奖,享誉全市。1998年欢迎抗洪勇士荣誉归来的时候,我镇锣鼓队再次一展风采,给子弟兵以最热烈最诚挚的问候,其感人场面令人热泪盈眶。2006年元宵节,锣鼓队到市进行踩街演出,敲出了石桥群众的气势。
第五,搞好曲艺文化宣传活动。曲艺作为我国艺术宝库的瑰宝,在石桥是一大优势,大调曲、曲剧、大鼓书、评词、三弦书、三句半、相声等各类艺人遍布全镇各村, 逢年过节、农闲雨天、劳动之余、游闲人等都能得到生动活泼、品位多样、节奏明快、声情并茂、含蓄幽默的艺术享受和教育启迪。例如施庄村青年刘有来,人称 “刘无赖”,整天不务正业,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胡混,在家不孝敬父母,向邻居借钱从来不还,赌个小钱,耍个流氓,二十来岁就成了派出所的常客,自称: “我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气死公安,难坏法院。”让村干部和乡邻倍感头疼。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田汉茶社”,见到大调曲艺人高恒、周朝中等人正在弹 唱,他们沉醉的模样深深吸引了刘有来。刘就边喝茶边聆听,艺人们唱了一曲《娘诲儿》,曲中有词:“儿是娘的心头肉,娘是儿的眼中钉”:“娘为儿子心操碎, 儿却为娘惹是非。”曲调婉转凄凉,琴音幽咽哀伤。连树上的喜鹊都不忍再听,扑棱翅膀向远处飞去。这让刘有来受到振动。后来刘又多次来听艺人们的演唱,艺人 们的崇高精神和优美动听的曲词使刘的心灵得到净化,他主动和艺人们接近,和艺人们讨论曲词的深层含义,还拜艺人周朝中为师。渐渐地,邻里亲朋发现刘有来变 了,变得爱干活,有骨气,孝敬父母,和睦乡邻,像换了个新人似的。随后几年,刘有来学会了月季种植技术,承包了几十亩地,发了财,致了富,成了远近闻名的 小能人。现在刘有来有了一个新嗜好,就是学唱大调曲。
近几年,我镇的花卉种植产业成为支柱经济产业,我镇是闻名全国的“月季之乡”,群众种月季的热情高涨,但有些人掌握不住种植技术,种出来的花苗死亡率高,长得慢,花形小,无市场竞争力。艺人就把月季的种植技术编成唱段《月季种植莫怕难》,送到田间地头,共义务演出76场次,使群众种花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每临春节,人闲无事,镇上许多妇女青年聚在一起赌博。艺人们想出了好办法,在春节义务为大家演出,把大家从赌桌上吸引出来。艺人们唱了《戒赌令》、《赌博十八害》等曲,义务演唱90多场次,使15000人受到教育。曲友杨天顺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心中十分激动,编唱了《千年古镇换新装》,表达了对农村美好未来的欣喜之情。
总之,曲艺对于我镇净化社会环境,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硬件抓建设,形成凝聚力
文化艺术繁荣是目的,发展是关键,因此文化工作重在建设。有思路才能大发展,有创新才能提高品位。我们始终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重大课题摆上日程并努力抓好。 因此,我们运用一切尽可能发挥的场合,利用一切尽可能利用的机会,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强对全镇文化工作的重视支持。
一是强化石桥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规划,使各种场所、各种设施发挥应有作用。同时,作好文化小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全镇文化艺术工作的领导,镇里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党政办、团委、妇联、武装部和文化、广播、公安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镇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定期召开例会,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在镇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确保文化基础设施和活动经费的落实。1995年以来,镇里多方筹资36万元,建成了石桥镇文化活动中心,占地2.3亩、活动室面积500平方米,文化中心院内设露天剧场、露天舞场、羽毛球场各一处。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6人,房舍50多间,站内设有图书阅览室、游艺室、科技咨询室、展览室、曲艺茶社、网吧间和电视机、录像机、扩大机等电教设备。今年,镇政府又筹集资金15万元,围绕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配套完善、更加功能齐全、更加适应需求的要求,对文化大院内的设施进行扩建和充实。
目前全镇12个行政村全部建有文化大院,购置配备了橱窗、版报、书报刊、电视机、扩大机、乒乓球台、军象棋、扑克等文化娱乐设施。
四 是抓重点普及,提高文化工作的质量和覆盖面。多年来,我们围绕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四有”新人,在全社会形成坚定信念、远大理想和精神支柱。突 出社会文化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基本活动的“四个基本”,以镇文化站为龙头,以村级文化室(或文化大院)为基础,以各类艺术人才为骨干,以文 化经营为补充,形成基层文化网络。据统计,每年约有75%的人参与和观赏了规模不同的各类活动。全镇每年有20%的人参与民间舞蹈、民间器乐表演和戏曲、曲艺等演唱活动。曲艺和文化密不可分,曲艺流行的地方必然会带来文化的繁荣。我镇有农民书法家多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杨海潮和马林两位同志。杨海潮同志每天挤出半天时间练书法,专攻楷书,每日写200字,从不间断,作品多次在市、省、国家级的比赛中获奖,他本人被聘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沈阳中国书画名家国拍行签约书法家、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所书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被多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他还打算用“行楷书”,在2至3年时间内写一部由南阳作家马云泰先生著的长篇小说《张衡传》,献给张衡博物馆,献给石桥人民。更难得的是杨海潮和马林同志还把自己的专长用在发展曲艺事业上,他们多次为曲艺演出写标语、写牌子、编写新段子,为曲艺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我镇在剪纸艺术方面也有代表人物,她就是小街村的袁付锦同志,袁付锦同志酷爱剪纸,立志要用一把钢剪剪出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她的作品深受群众欢迎,曾在南 阳电视台录制的节目中观场表演。其作品《百鸡图》,手法娴熟,形态逼真,惟妙惟肖,非常巧妙地表现出了鸡的走、扑、捉、飞、跳、逃、追等各种动作,贴近生 活,让人看后叹为观止。她还创作了十二生肖图,各种各样的窗花,不计其数的小动物。邻里朋友争相向她索取,她也毫不吝啬慷慨相赠。每当有农村人家办喜事, 莫不以贴她剪的窗花为荣,人们传出民谣:“袁付锦,真是中,剪个蜜蜂会嗡嗡,剪个蝴蝶会扑椤。”极言其技艺之神奇。
四、重点抓普及,光大生命力
近几年来,我镇对基础文化工作十分重视。一是抓好文化阵地设施建设,例如文化站基础设施的增添。二是要求各村成立各式各样的文化组织,创办文化活动场所。现在12个 村都有文化大院,两个村拥有文化广场;村村有一个文化专干,积极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校校有文艺宣传队,直接为小康村建设服务;三是建设一支“文化人”队 伍,利用大小阵地发挥这些骨干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四是举办各种培训班,如书法、音乐培训班、讲座、报告会、科技培训班、 计生宣传培训班、法制宣传教育等;五是开展了“三讲”教育,树新风破旧教育等。开展多种教育,促进了全镇的精神文明建设,现在全镇经过文化宣传教育,使村 风、民风大变,文明村、文明单位、五好家庭不断增多,全镇12个行政中7个行政村被评为文化建设先进村,全镇在曲艺熏陶下出现了“四多四少”的现象:好人好事多了,邻里纠纷少了;见义勇为的多了,违法犯罪的少了;互相帮助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尊老爱幼的多了,邻里争斗的少了。(原标题:百舸争流千帆竞 万紫千红曲艺春)
来源:南阳网 作者 :潘东明 2007-8-25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区